2018年7月份全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2018年7月,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出口总额为21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增幅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为1875.2亿美元,同比增长27.3%,增幅较上月提高13.2个百分点。7月全国贸易顺差为280.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35.6亿美元。
2018年1-7月,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082.2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出口总额为1387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进口总额为122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1-7月贸易顺差166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5.8亿美元。
一、出口增幅有所提升,进口同比大幅增长
7月,出口同比增长12.2%,增幅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出口增长受全球经济弱复苏和贸易“抢跑”的支撑,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客观上也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本月对美出口增长11.2%,但增幅较上月回落了1.4个百分点,中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逐渐显现。今年1-7月出口同比增长12.6%,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系中,7月对美欧出口同比增幅回落,对日、韩、俄罗斯等周边经济体的出口同比增幅提高。其中: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1.2%和9.4%,增幅分别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2.3%、8.2%和11%,增幅分别较上月提高了5.5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为16.5%,增幅较上月提高了8.4个百分点,或与转口贸易存在一定关联。对印度、南非、巴西和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4.7%、4.8%、8.1%和15.4%,增幅分别较上月回落了0.8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6.8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较上月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幅略有提高,但多个类别增速有所回落。今年7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2%,增幅分别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分别占出口总值的56.7%和27.9%;1-7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7.2%,增幅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本月,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中,服装出口同比增长4%,增幅较上月提高3.3个百分点;鞋类和玩具的出口同比降幅分别较上月收窄了0.3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箱包、纺织品、家具和塑料制品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3%、8.8%、6.6%和10.4%,增幅较上月分别回落了0.1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上述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445.6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0.7%,出口同比增长5%,增幅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7月,全国进口同比增长27.3%,增幅较上月提高13.2个百分点,今年1-7月进口同比增长21%,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增速均快于出口,主要受我国深化开放政策以及去年低基数的影响。
分产品来看,7月份大宗商品中铁矿砂、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量同比增速分别由上月的下降12.1%、4.9%和5.1%转为增长4.3%、3.7%和14.1%,铜矿砂的进口量同比增长31.8%,增幅较上月提高7.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进口893.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增幅较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进口59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增幅较上月提高15.7个百分点。
7月,由于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增速,导致贸易顺差大幅收窄。全国贸易顺差280.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35.6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为280.9亿美元,虽较上月减少8.8亿美元,但高于全部顺差额;对欧盟贸易顺差为112.1亿美元,较上月减少50.4亿美元;对日本贸易逆差为41.9亿美元,较上月扩大13亿美元。1-7月我国外贸顺差为 166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55.8亿美元。
二、区域贸易情况分析
(一)出口普遍增长,但多个地区同比增速趋缓
注:省市区域分布为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地区(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今年7月,八个经济区域除大西北地区外均保持增长,但多个地区增速趋缓,其中:东部沿海、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地区的出口同比分别为10.1%、14.8%、9.8%、7.4%和25.7%,增幅分别较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9.1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同比分别为10.3%和16.6%,增幅分别较上月提高6.7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大西北地区的出口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4.6个百分点。
(二)进口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普遍回升
本月,各经济区域进口同比仍保持两位数增长,除大西北地区外,其余地区的同比增速均出现大幅回升,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的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34.5%、30.5%、19.3%、35.2%、28%、27.5%和24.5%,增幅分别较上月提高6.6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8.7个百分点、21.9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12.4个百分点和9.5个百分点,大西北地区的进口同比增速为36.7%,增幅较上月回落15.6个百分点。
(三)出口和进口前五省市同比增幅双双提高,进口增速大于出口
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各省市出口额(进口额)的大小。
7月,我国出口前五大省市出口总额15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增幅较上月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山东省、广东省和上海市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4%、11.9%和9.5%,增幅较上月分别提高10.5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5%和7.9%,增幅较上月分别回落2.2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7月,我国进口前五大省市进口总额130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增幅较上月提高15.8个百分点,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山东省的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4.9%、44.3%、16.7%、16.7%和16%,增幅分别较上月提高23个百分点、21.5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三、上海出口和进口同比增幅提高,贸易逆差有所扩大
7月,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437.2亿美元,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13.6%,增幅较上月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6.6亿美元,环比下降3.7%,同比增长9.5%,增幅较上月提高3.8个百分点;进口260.6亿美元,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16.7%,增幅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当月全市贸易逆差84亿美元,较上月扩大了10.8亿美元。
1-7月,本市进出口贸易总额296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71.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进口17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7月,上海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由上月的下降1%和5%转为增长7.7%和4.3%,而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9%,增幅较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8%和4.3%,增幅较上月分别提高20.6个百分点和3.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出口同比增长18.7%,增幅较上月回落7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3%,增幅较上月回落9.5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同比由上月的下降11%转为增长5.2%。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中,7月本市对美国的出口环比下降3.3%,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了0.1%;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9%,增幅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对日本和香港的出口同比分别增24.9%和34.3%,增幅较上月分别提高16.3个百分点和24.3个百分点。
7月,上海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分别由上月的下降3%和2%转为增长15.6%和15.7%;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0.6%和10.5%,增幅较上月分别提高5.2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同比由上月的下降2.3%转为增长15.7%;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5.8%和6.8%,增幅分别较上月提高12.9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