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
上海正全力迈向全球高端“智造”中心。将通过大力推进“双倍增一提升”工程,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十二五”期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番;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倍增”,“十二五”期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领域)营业收入比2010年翻番。围绕“先进制造业提升”,使上海制造业转型改造步伐明显提速,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从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时期,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海工业在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结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布局结构、能源资源结构等)持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友好程度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力争使上海成为全国率先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先行先试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引领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辐射区,为建设成为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之一奠定基础。
据市经济信息化委介绍,推进“双倍增一提升”工程,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聚焦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航天、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实施大规模集成电路、民用航空、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型显示、智能电网、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与汽车电子、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卫星导航等一批重大专项工程,“十二五”期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番,战略性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集成电路、通信设备领域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保持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海洋工程装备在系列化、深海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备保持国内领先,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倍增”,大力发展支撑工业升级且与工业紧密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专业维修、供应链管理服务、金融专业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等领域,鼓励工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十二五”期末,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领域)营业收入比2010年翻番。围绕“先进制造业提升”,围绕汽车、成套设备、电子信息、钢铁、石化、轻工、纺织等行业,实施“双提”计划,重点实施五大提速路径(包括技术改造提速、两化融合提速、节能减排提速、制造服务化提速、布局结构优化提速),着力提升五种能力(包括核心技术控制能力、市场营销拓展能力、产业链建设能力、产业集约发展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上海制造业转型改造步伐明显提速,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据市经济信息化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具体目标指标设定上,“十二五”时期淡化了以往五年规划所用的工业总产值等总量规模目标,强化了经济效益、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和资源环境目标,“十二五”期末,工业增加值率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5%,工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以上。
“十二五”时期,提出把“发展调整中提升”作为发展主线,体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工业从“调整中发展”到“发展中调整”、再到现在的“发展调整中提升”等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要求,是本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一总体要求在工业领域的具体深化,其内涵是:一是突出把“发展”作为“十二五”工业的主基调,着力推动工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改革发展、调整发展、开放发展和集约发展。二是把“调整”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淘汰,“十二五”期末,实现部分行业和领域的整体退出或产能压缩,为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做出贡献,为城市转型发展腾出空间。三是把“提升”作为工业发展和调整的重要目标,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顺应工业沿江临海发展和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以及产城融合的要求,努力构筑“带状引领、基地聚焦、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其中:“带状引领”是指依托宝山、崇明(长兴岛)、浦东、奉贤、金山等临海沿江地区(包括长兴岛、杭州湾北岸地区等),重点发展精品钢材、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石油及精细化工等产业,努力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临海沿江工业发展带。“基地聚焦”是指加快发展临港装备、漕泾化工、长兴船舶、嘉定汽车、张江生物医药、漕河泾电子信息、民用航空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一批代表产业发展方向、辐射带动力强、占领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闵行机械装备基地、宝山精品钢材基地、金山石化基地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相对成熟的产业基地,着力调整一批受环境、能耗等条件制约的传统产业基地。“组团发展”是指统筹规划产业区块和新城建设,推动南汇、嘉定、松江、青浦、南桥、金山、城桥等新城与规划产业区块协调发展,支持符合新城功能导向的高端制造项目向规划产业区块集聚;顺应闵行、宝山深度城市化发展趋势,集聚发展符合中心城区拓展区功能提升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规划》提出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作为“十二五”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具体包括: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工程,加大政府聚焦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聚焦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保障条件和支持政策,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跨越。
——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保持适度投资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加大研发设计平台建设、系统集成及应用、品牌经营、营销渠道开发等软实力投资,提高工业投资效益。
——以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向产业基地、市级以上开发区等规划产业区块集中,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市级以上开发区功能整合和品牌输出,推动规划产业区外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十二五”期末,工业向市级以上开发区及产业基地集中度达80%。
——组织实施工业能效对标、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能效监控体系建设、节能技改专项、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产品惠民专项、清洁生产全覆盖、资源综合利用及再制造、能量系统优化、低碳工业园区示范等十大能效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应用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和技术,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十二五”时期,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实现节能量500万吨标煤左右。
——着力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小型零星钢铁、传统纺织印染、有色金属冶炼、皮革鞣制企业全部退出;完成水泥、砖瓦行业整体调整,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基本完成零星化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铅酸蓄电池企业调整;严格四大加工工艺(电镀、铸造、锻造、热处理)准入并规范布局,压缩减少企业(点)数;推进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一般橡胶塑料制品、落后通用设备等行业产能压缩,推进高桥石化提升调整和宝钢吴淞地区结构调整。
——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引导具备条件的制造企业努力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加快从单一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集聚发展制造业总部经济,促进工业高端化发展。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产业链各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实施“两化融合”重点工程,实现工业能级提升。
——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以营造有利于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环境为基础,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和实力。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入区域乃至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着力吸引中央企业落户,提高吸引外资质量和水平,增强工业集聚辐射能力,2015年争取3家工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
据市经济信息化委介绍,工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尤其是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一五”时期,上海工业聚焦落实国家战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大产业、大项目、大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工业对全市经济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工业作为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从“十五”期末的1580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0114亿元,年均增长12.8%;工业利润从“十五”期末的940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217亿元,年均增长17.4%。“十一五”时期,年均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占全市生产总值、税收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0%和42%以上。
“十一五”以来,上海在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方面,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分成三个层面,首先,在高端层面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积极承担“大型客机”、“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成为全国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数最多的省市,研制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创新成果。通过两年多来的推进,上海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增长快于工业增速的预期目标。其次,在传统制造业层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本市重化产业加速结构调整,占全市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3.9%降至“十一五”末的20.6%。第三,调整淘汰层面力度加大。2007年以来,本市共实施调整项目2873项,节约标煤480万吨;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27.98%。通过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上海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差异明显:“十一五”期间,本市用能总量年均增长4.6%,工业利润和税收分别年均增长17.4%和14.2%,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11%和12.8%,实现了较快增长。
——投资结构优化。上海“十一五”期间工业固定投资规模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内涵发生变化,出现“五个上升”,即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投资比重上升;研发设计等投入比重上升;技术改造投资比重上升;市外投资比重上升;外资增资项目比重上升。通过投资结构优化,投入产出效率提高,投入产出比从“十五”的1:1.3提高到“十一五”的1:1.6。“十一五”上海、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年均增长4.2%和25.5%,而同期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和11.7%。
——布局结构优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以来,郊区逐步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临港装备、漕泾化工、长兴船舶、嘉定汽车、张江生物医药、漕河泾电子信息、民用航空等7个基地,已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市场结构优化。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订单转移等叠加因素影响,本市工业外向度逐年下降。但是产品出口结构得到优化,电子代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出口下降,汽车、船舶等行业出口比重上升,通过市场结构优化,促进了内外需协调平衡发展,增强了工业抵御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
——资源结构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呈现“四个下降”:即工业用能占比、单位增加值能耗、用能增速和工业产品单耗下降。工业用地优化,呈现“二升一降”:即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新兴产业用地量上升,工业新增用地总量下降。通过资源结构优化,工业单位土地产出率从2005年的49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62.6亿元/平方公里,“十二五”时期将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以结构优化为标志的产业转型,实现了“六个统一”,即服务国家战略和自身发展相统一、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工业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相统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相统一、产业辐射力和控制力相统一、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相统一。预计“十二五”末,本市将形成临港等1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桥等10个千亿级工业园区,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创意产业集聚区,努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
进入“十二五”,上海工业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需要在转型中实现提升发展。发展理念上,工业发展应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质量、结构和效益;地位作用上,工业成为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发展动力上,工业发展从主要依靠实体要素投入向提升软实力转变。
为此,上海工业将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总体目标,按照上海“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推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产业发展方针,充分发挥科技、人才、金融、信息、品牌等优势条件,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率先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为核心,以发展调整中提升为主线,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尤其是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地位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