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或为7亿吨

发布时间:2012-03-09 点击率:3536

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83亿t,比2010年增长8.9%。如果欧债危机不引发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拖累,预计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7亿t,比2011年增幅不会低于3%。

1、世界经济出现更严重衰退概率不大,全国粗钢产量将实现稳定增长

现阶段阻碍中国粗钢产量稳定增长的主要不确定因素,还是欧洲债务危机急剧恶化。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对不当,导致希腊、意大利等国硬性债务违约,或者是无序债务违约,势必会对欧洲及其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冲击,导致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受其影响,中国经济当然不能独善其身,其经济“硬着陆”局面(即经济增速低于7%)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粗钢产量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全年粗钢产量低于6.8亿t。

从目前来看,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的势头似乎已经止住,由此而弓1发的恐慌气氛有所消退,市场正在重拾信心。其主要表现: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形成共识,采取措施避免希腊、意大利等国债务违约。如果进展顺利,将使得欧元区摆脱崩溃前景。二是美国经济开始企稳。据有关资料,美国目前失业率虽然仍在8.3%,但已是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以来美国道指节节攀升,距离突破历史高点——13000点,只是一步之遥。三是全球制造业普遍回暖。这是市场要的“曙光”。据权威机构调查,今年1月全球30个国家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比2011年12月上升了1个点。30个国家中,美国制造业增长速度达到了2011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印度工业部门的增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德国制造业指数为51;中国的PMI指数虽然增幅不大,也回升至50.5,比先前的悲观预测要好很多。制造业作为钢铁消费的最重要领域,其率先回暖,无疑预示着整体市场趋势转向复苏。

虽然欧债危机严重恶化,出现世界经济更严重衰退的风险依然存在,但却是小概率事件,可能性不大。今年世界经济的主调还是继续复苏,尽管其艰难而曲折。

世界经济继续复苏的基本趋势,加之国内决策机构稳中求进的实质性宽松措施,也就避免了中国经济增速的过度回落,确保在8%左右的增长速度。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2012年中国粗钢需求继续提高,并拉动产量稳定增长。按照2012年经济(GDP)曾速8%测算,全国粗钢产量增速不会低于3%,产量跃上7亿t新台阶。

从2005年到2011年,7年间中国粗钢产量平均增速为13.1%。如果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粗钢增速仅比前7年平均增速回落5成,比2011年8.9%增速只回落2.4个百分点,达到6.5%的增长幅度,那么2012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28亿t。

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达到7亿t,或者更高,按照同期粗钢产能8.5亿t测算,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将在80%以上,甚至达到85%左右,依然属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

2、粗钢产量7亿t,全年铁矿石进口量有增无减

2012年中国7亿t的粗钢产量,决定了铁矿石的需求量继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优质铁矿石资源匮乏,国内高炉生产工艺的要求,以及出于节能减排的需要,有关部门优先使用进口铁矿石战略方针,在新一年内铁矿石的增加量中,将向进口铁矿石倾斜。即使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增速回落到6.5%,进口铁矿石增速回落到了%,据此预测,2012年全国铁矿石进口量亦将达到7.34亿t,进口水平有增无减。

进口铁矿石中,来自三大矿业巨头的货源仍将占据主要部分,其他地区进口量难以超过三分之一。7亿t左右的粗钢产量,导致中国铁矿石需求的继续旺盛,并由于新一年内能源、资源税费、环保税费增加,工资水平的提高,以及货币贬值等成本因素推动,将使得新一年内铁矿石价格止跌企稳,甚至出现回升。

3、钢材市场回暖进程艰难与曲折

全国钢材市场曙光显现,可能表明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市场前景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首先是欧债危机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受其影响,欧元区衰退一时难以缓解。世界储备货币实行数量宽松,世界各国大量货币涌入市场,势必使得既有的物质财富,也包括金属、矿石、焦煤等物质财富被不断稀释,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延缓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

其次是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不平衡。比如,在全球制造业回暖的同时,欧元区制造业指数依然低于50,连续第6个月处于萎缩状态。在欧元区内部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今年1月德国制造业指数为51,而希腊的指数却跌至41。

最后是中国出口不容乐观。2011年4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急剧回落,其中12月出口同比增幅为13.4%,低于全年累计增幅7个百分点。从今年1月PMI分指数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仅为46.9,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由于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影响,消减开支,压缩消费将成为不可避免,全球经济需求弱势,必将为中国钢材的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蒙上阴影。

关于 我国 钢铁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