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加入WTO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1-12-23 点击率:3800

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当时约200万辆发展到2011年近2000万辆,增长了将近十倍,中国汽车的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3.5%增加到2010年的23.5%。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体年增长率达到了34%。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已经站到了角逐21世纪汽车产业主导地位的舞台中心。

入世的黄金十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启动了中国国内的消费市场,而且使中国汽车工业面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按国际化的标准和思维看待问题。入世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空前繁荣,加快了市场整体向前发展的步伐,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带来中国车业跨越式发展。因此,可以说入世十年是黄金十年。

“入世”后的中国汽车业不仅没有遭遇灭顶之灾似,反而由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发展成为最令人振奋的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带来的是更加开放充满信心的局面。从汽车的产量、价格到投资都实现了市场化,不仅有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而且国内大量的民营资本也流入汽车行业。多种资本类型进入汽车行业,使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支撑。尤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汽车业几乎是十大产业规划中唯一取得明显效果的行业,中国市场并成为全球汽车巨头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入世前,中国进口汽车的高关税,加上对汽车的进口实行配额制度,使得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价格比国外平均大概高出多倍不等。加入WTO后,这种局面得到了改革,扭曲的市场价格得到修正。全球主要汽车公司几乎都进入了中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汽车市场,使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因此而加剧了市场竞争,使中国汽车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中国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在2001年-2005年的5年过渡期中,中国政府认真履行了入世的承诺。2005年,中国取消了实行了20年的汽车进口配额,开始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并实施“落地完税”制度;并在2006年7月1日将轿车、客车的关税降至承诺的25%,相关汽车零部件降至10%。在法规体系方面,连续出台了2003年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2004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后取消)等。

中国加入WTO给全球汽车制造商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跨国公司们全力以赴抢占中国市场。短短十年间通用、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现代、菲亚特、标示、雪铁龙、奔驰、福特等全球巨头,在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销售量超过了100万辆,甚至200多万辆。

WTO的游戏规则是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构建一个适者生存的新产业格局。而这个新格局的背后,则是企业之间真正生与死的较量。经过入世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小国变成制造大国,同时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

资本流动从单向到双向的巨大转变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与国际汽车工业的融合也不断加强。这种融合是全方位、深入的,特别是在资本方面。随着中外合资合作的不断深化,推动了合资双方对共同发展的共识,正是这种不断的深化融合,才促使中国汽车逐渐融入世界。合资合作让中国汽车业很好地利用了国际化资源,在合资合作中不断进步,成为世界汽车版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显示在中国逐步融入全球汽车业体系之后,自身汽车业市场和国际市场均因此而发生剧烈变化。

中国入世十年,锻炼了中国汽车人的国际化思维,造就了一批国际化的人才队伍,获得了研发、管理、技术、营销等全方位的有益经验。

中国加入WTO,合资合作打开了中国汽车业融入世界产业体系的大门。中国汽车业通过对外合资合作,不仅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产品和管理,同时本土汽车的资本也大量输出,参与国际市场的资产重组活动,如对罗孚、萨博、沃尔沃等汽车公司,以及一些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并购和购买知识产权等。另外,还有更多的企业在新兴市场国家大量投资设厂,如奇瑞、长城、吉利、东风、一汽、力帆等都在当地组装销售汽车。这一切,可谓真正开启了汽车市场化的洪流。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中国的本土汽车业也把海外市场(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纳入了企业的战略规划之中。这是一个资本流动从单向到双向的巨大转变。

发掘自身、嫁接分享、不断再生

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基本面虽然并未被颠覆和改变,但是随着外资不断涌入,由中国政府主导的“市场换技术”也争论不断。10年间,自主品牌汽车虽不如国人所期待“一日千里”那样的发展,但在被全球所有外资品牌的“包围”之下、国家政策“口惠”多于实惠的情况之下,赢得了30%左右的市场份额,也实属难能可贵。但这还仅仅是乘用车市场,如果论及商用车市场,那就可以称之为“全国山河一片红”了。

有许多人喜欢拿中国的海外市场来说事,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说是“中国特色”的原因,国内乘用车主要是通过在海外建厂来实现扩张,而商用车则是直接出口。“入世”10年来,商用车出口量增加了19.8倍,金额增加了48.5倍。这说明出口车型的品牌、质量、技术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汽车零部件(不包括轮胎和一般附配件)出口增加了20倍。

当然,国内汽车的海外发展比起汽车工业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入世”10年是无法与100年发展史攀比的。“市场换技术”的阶段已经过去。企业通过多年的积累,不断发掘自身的内生力,以及通过国内合资海外收购嫁接分享,和不断再生内生力,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在初步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之后,逐步图谋海外市场是必然的规律。新的黄金十年便可见分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十年来,利弊并存,总体看来利大于弊。今天,我们不能涉嫌违背悖离WTO非歧视性国民待遇这一基本原则来看待对待外资的进入者,只有摈弃那些与全球现代商业文明格格不入的落后、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观念,排除非理性的干扰,按中国式的科学发展观,尊重市场经济下的汽车市场、企业和技术的发展规律,把握好全球化的商业“游戏规则”,理性地权衡中外博弈各方的利弊得失,才能找到正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方向或规律模式。

关于 我国 汽车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