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经济总体仍运行在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呈现生产增长较快、效益同步改善、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良好格局。同时,在我国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过程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对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变化反应也不尽一致。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对此,我们要做认真细致、全面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运行态势,见微知著,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进而影响全局。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上半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45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1%,第三产业增长9.2%。
社会总需求总体稳定,内需拉动作用加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8%,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7.6%和24%。
货币供应增速高位回落,趋近宏观调控目标。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3.1%,增幅比上年末分别回落3.8个和8.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7.6%和13.7%。
(二)工业经济总体仍运行在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
生产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其中一季度增长14.4%,二季度增长14%;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4.7%,轻工业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重工业增速比一季度减缓0.2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月增速走势。
出口增势良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9.1%,其中一季度增长20.9%,二季度增长17.8%。2009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分月增速走势。
效益同步改善。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到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7.9%;上缴税金总额7.37万亿元,增长26.9%。在企业效益同步改善的同时,两级分化问题凸显。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效益指标增长情况。
(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呈现差异
在我国经济由恢复性的快速增长向平稳运行、适度增长转变的过程中,月度增速出现一些波动是正常的,从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看,未出现令人担忧的大起大落局面。同时,在我国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过程中,经济运行也处在变化的敏感期,受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经济运行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也不尽一致,甚至出现分化现象。对此,我们要做认真细致、全面深入的分析,准确把握运行态势,见微知著,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进而影响全局。
1、从主要工业管理门类看,原材料工业运行基本平稳,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良好,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电子制造业增速大幅波动。
●原材料工业运行基本平稳,但部分行业效益状况恶化
上半年,原材料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冶金、有色、石化、建材分别增长11.7%、12.3%、11.2%和20.5%。
在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受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攀升影响,部分行业效益状况恶化。上游行业利润大幅增长掩盖了下游行业盈利水平下滑。钢铁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只有2.42%,利润同比下降1.1%,近半数钢铁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而上游采矿业主营收入利润率高达12.43%,利润增长55.9%。石油加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只有1.21%,利润同比下降60.4%;而上游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收入利润率高达36.17%,利润同比增长37%。
●消费品工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但量大面广小微型企业经营比较困难
上半年,消费品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5%和9.9%,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减缓0.1个和0.5个百分点。
前5个月,规模以上轻工、纺织企业利润增幅分别达到30.5%和43%,行业亏损面分别只有12.5%和13.2%,均要好于工业整体平均水平。由于这两个行业以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居多,规模以上统计数据并不能如实地反映行业整体情况。据纺织协会统计,占全国纺纱能力20%、规模在1万锭左右的2000余家小型棉纺企业,由于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和资金紧张等原因,目前近一半处于停产状态。
●装备制造业增势明显放缓,汽车产销增幅明显回落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平均增速仍然达到16.2%,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同比回落7.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减缓1.6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增速分别达到20.2%和22.1%,比一季度分别减缓1.6个和2.3个百分点。前5个月,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1.7%,增幅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
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16万辆和933万辆(汽车协会数据),同比仅增长2.5%和3.4%。汽车市场经历了连续10年年均25%的增长,特别是去年“爆发式”增长后,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
●电子制造业出口依存度高,外需不稳定对行业影响较大
上半年,电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13.7%,大大低于工业整体出口增速。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对产业供应链影响,5月份出口交货值增速一度下滑到6.6%(6月份回升到13.8%)。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60%以上,出口大幅波动对行业运行影响很大。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在成本费用大幅上升挤压下,全行业已处于微利状况,前5个月利润增幅仅有2.5%,主营收入利润率只有2.9%,1/4企业亏损经营。
2、分所有制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放缓、亏损情况严重。
上半年,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3.1%;主营收入利润率6.25%,同比提高0.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面12.1%。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一季度减缓0.7个百分点。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9.6%,主营收入利润率7.07%,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28.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一季度放慢0.2个百分点。前5个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4%;主营收入利润率6.20%,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面达到23.9%。
3、从企业经营情况看,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良好,量大面广的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形势不容乐观。
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良好,主营收入利润率和企业亏损面同比均基本持平,与前几个月相比变化较小,但亏损企业亏损程度逐月加重。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由1-2月的22.2%上升到40.1%,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15.5%,而主营业务成本和财务费用增幅分别高达19.7%和34.1%,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2%。
量大面广的规模以下小微型企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今年外部运行环境总体偏紧的情况下,小微型企业所面临的困难程度更为突出。
4、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生产、效益增速明显减缓,中、西部地区增长态势良好。
东部地区在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内外需增长减缓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生产、效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盈利水平也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中、西部地区增长态势快于东部地区,整体盈利状况良好,但西部地区企业效益状况两极分化严重。
数据显示,上半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其中二季度增长11.7%,比一季度减缓1.2个百分点,上海、福建、广东、浙江二季度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减缓6个、5个、2个和1.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7.3%,其中二季度分别增长18.2%和17.7%,增速均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东、中、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月增速比较。
外需不稳定是东部地区生产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上半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5.6%,其中二季度增长25%,比一季度减缓1.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7.1%,其中二季度增长15.5%,比一季度减缓3.6个百分点,出口影响销售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出口对上游相关行业产销的间接拉动,其影响程度超过1个百分点。从东部地区出口依存度最高的广东、上海、福建、浙江4个省份产销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出口占其销售产值的比重分别达30.5%、26.1%、27%和20.4%),二季度这4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减缓2.1个、5.7个、6.9个和2.6个百分点,出口分别影响其销售产值增速回落2.4个、2.2个、1.4个和0,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减缓7.9个、8.2个、6.3个和1.5个百分点)。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东部地区轻、重工业增速均呈明显减缓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在保持良好增势的同时,增长结构则呈现出差异性,中部轻工业增长速度更快,西部重工业增势更猛。
数据显示,上半年,东部地区轻、重工业现价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4.5%和26%,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分别减缓1.2个和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轻、重工业现价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7.2%和35.6%,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分别加快1.9个和0.4个百分点。安徽、江西、湖北3个中部省份轻工业产值增速分别高达51.1%、44.6%和47.9%。西部地区轻、重工业同比分别增长35.3%和37.8%,其中二季度比一季度分别加快0.5个和3.2个百分点。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4个西部省份重工业产值增速分别高达42.3%、42.1%、42%和43.2%。
另外,从企业效益情况看,东部地区受成本压力上升影响,企业盈利水平下滑,亏损面上升。而中西部地区整体盈利状况良好。
前5个月,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3%,主营收入利润率为5.67%,同比降低0.14个百分点;亏损面为13.9%,同比扩大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幅由1-2月的19.7%上升到37%。广东、上海、辽宁等东部省份盈利水平下滑较多。前5个月,这3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分别仅增长7%、3%和11.8%;主营收入利润率分别为4.66%、6.89%和3.72%,同比分别降低0.72个、0.76个和0.7个百分点;亏损面分别为19%、24.5%和10.6%。
东部地区大多数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形成的成本压力是部分省份盈利水平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半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2.1%、5.5%、3%、6.2%、4.7%和3.8%,而能源原材料等购进价格同比则上升8.6%、12.4%、9.4%、10%、9.4%和7.5%。
中部地区整体盈利状况良好。前5个月,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5.8%;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69%,同比基本持平;企业亏损面为9.3%,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39%。在中部8个省份中,除山西、黑龙江两省企业亏损面较高外(分别为31.1%和24.3%),其他省份企业亏损面在3.7%和11.1%之间。
西部地区在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攀升拉动下,整体盈利水平提高,但多数省份企业亏损面超过1/4,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攀升,两极分化严重。前5个月,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6,7%,主营收入利润率为7.84%,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8.9%,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49.9%。在西部12个省份中,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企业亏损面均超过1/4,分别达到33.9%、29%、32.7%、25%、30.9%、29.4%、34.4%和35.6%。
这些情况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由于制约内外需增长的因素较多,经济稳定增长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经济运行中反映出的生产增速放缓、出口增势减弱、盈利水平下滑的趋势值得高度关注。东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高、对外依存度大,对内外需的变化要更敏感一些,反应也要更快一些。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充满变数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保持复苏,但势头有所减弱,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复苏进程充满变数。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二是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三是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散,同时,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2.3%,比去年四季度减缓0.5个百分点;日本受地震及海啸影响经济出现大幅度下降,增长率为-0.9%,核泄漏事件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供应链恢复尚待时日,电力供应不足将制约灾后恢复重建;韩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增长率分别为4.2%、7.8%、4.2%和4.1%,比去年四季度分别减缓0.6个、0.4个、0.8个和0.4个百分点;欧盟增长势头有所加快,增长率达到2.5%,德、法等核心国家经济恢复动力较强,但欧元区外围国家经济竞争力不强,5月份希腊债务问题再次恶化,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欧元汇率大幅波动,希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今年共面临2000多亿欧元的再融资需求,将造成金融市场阶段性紧张。2009年以来各季度主要国家和地区GDP同比增长率,2010年9月以来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环比增长率。
美国、欧元区失业率基本维持在9%和9.9%左右的高位,美国失业率从3月份的8.8%上升到6月份的9.2%,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月份的70.4下降到5月份的60.8。2010年6月以来主要国家和地区失业率、消费者物价指数情况。
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消费不振,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主权债务危机再次恶化,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都将直接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特别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和日本强烈地震,又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变数。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测算,2011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4.4%,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复杂。
(二)国内经济环境进一步趋紧
从国内看,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运行,市场价格上涨预期仍然很强;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供需矛盾突出;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许多企业反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经营环境进一步趋紧,小企业反映融资难、资金成本高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内外需增长均呈现一定程度放缓。上半年,汽车类产品零售增幅同比回落了22.1个百分点,家具类回落8.5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回落7.3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建材和装修类产品零售增幅也都有明显回落。外贸进出口增幅同比回落17.3个百分点,月度增速呈现逐月减缓的趋势。投资拉动作用也有所减缓。上半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1.6个和2.3个百分点。
二是受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攀升的影响,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3%,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0.5%,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7%。2009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同时,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上升。去年全国有30个省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幅度达到23%,今年又有13个省市再次较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职工工资普遍上涨。人民币升值速度仍在加快。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3%,全年升值幅度将超过3%。面对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利率、汇率大幅波动压力,许多企业不敢承接大单、长单。
三是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加剧。淡季不淡,“电荒”时间提高。从今年3月份开始,用电紧张局面就已经席卷了大半个中国。5月份,全国共有11个省份采取了限电措施,最大电力缺口约1800万千瓦。进入6月份,受空调降温负荷增加等因素影响,华东、华中和南方等区域用电量增长加快,电力缺口区域扩大。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为近年来最为严峻的一年,江苏、浙江、重庆以及京津唐地区矛盾更为突出。局部地区运输紧张,对生产、生活和商业流通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是银根收紧,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突出。今年以来,央行已连续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货币流动性,前5个月金融机构新增企业贷款同比下降24%。同时,银行利率上浮幅度加大,民间借贷利率也借势水涨船高,有的过桥贷款利率高达30%甚至100%以上,企业实际贷款成本更高。由于银根收紧,拖欠货款情况加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幅高达23%。
这些情况说明,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内外部运行环境比预期的还要更加复杂一些。融资环境趋紧、用工成本上升、利率汇率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要素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叠加,使得相当一部分企业感到生产经营更加困难。这其中有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的反映。
三、全年走势分析
扩大内需仍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5.6%和16.8%,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势头有所减弱。
出口同样是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复苏势头,主要经济体恢复增长,但总的来说均低于预期。我国外贸出口总体仍处在恢复过程,受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大影响,将继续出现波动。
经济运行走势还取决于宏观调控力度。价格总水平仍处在高位运行。在市场价格上涨预期仍然较强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大可能放宽。
“去库存化”将对下半年工业增速产生一定影响。4月末和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增幅达到23.2%和22.6%,高库存已将近半年时间,从经济运行规律看,已开始进入“去库存”阶段,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工业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