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工业总体发展状况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1-09-02 点击率:1787

一、“十一五”我国汽车工业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们生活明显改善,为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虽然遇到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汽车产业还是出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产业规模、产品开发、结构调整、市场开拓、对外开放及法制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5年间,我国汽车产销从2005年的571万辆和576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1826万辆和1806万辆,年均增长均超过25%,是我国汽车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2009和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排名世界第一,摩托车产销量连续17年世界排名第一,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汽车工业国际地位逐年提升,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比重由2005年8.59%上升到2010年23.5%,摩托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汽车工业成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比例处于上升趋势,2005~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772亿元、3566亿元、5034亿元、5832亿元、7637亿元和10406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50%、1.65%、1.89%、1.86%、2.27%和2.61%。

●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取得长足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最快和自主品牌发展最快的5年。企业普遍加大了研发投入,全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66%提高至2009年的1.93%,一些重点企业的研发投入远高于行业水平。在自主创新较为薄弱的乘用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10年末乘用车自主品牌数量达到208个,较2005年末增长1.8倍;销量达到627万辆,是2005年末的2.6倍,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5.6%。其中轿车自主品牌数量达到100个,较2005年末增长2.7倍,销量为293万辆,是2005年末的3倍,占轿车总销量的30.9%。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乘用车和商用车比例,2005年为68.9∶31.1,2010年为76.1∶23.9。载货车重、中、轻、微比例,2005年为15∶13.1∶56.3∶15.6,2010年为27∶6.8∶50.3∶15.9。产品结构明显趋于合理,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比例较5年前提高4.4个百分点,达到68.8%;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行业内联合重组取得新的进展,上南合作、兵装和航空合作,通过长安整合哈飞、昌河等联合重组,大大提升了汽车企业的整体实力。

2010年,整车前5家企业产量集中度比5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从65%提高到70%;私人购车已成为汽车消费主流。2009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比重为72.8%,比5年前增加10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形成较大规模、较好水平、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我国汽车生产配套及维修提供基本保证,零部件产值及出口值居世界第四位。

●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汽车工作有序推进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汽车排放达到国Ⅲ标准,乘用车整体油耗水平比2002年下降15%左右;新能源汽车被国家列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国家正在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动已经在全行业迅速展开。

二、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特点

●汽车产销高开稳走,持续增长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平均每月突破150万辆,全年累计生产和销售汽车1826万辆和1806万辆,分别增长32.4%,刷新全球历史纪录。摩托车产销分别为2669万辆和2659万辆,增长5%和4.4%。

●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稳步发展

2010年上半年,受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力度减弱影响,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逐月回落。下半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推动下,小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逐步回升,全年共销售946万辆,增长31.5%。

●自主品牌汽车份额继续提高

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售627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45.6%,市场份额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万辆,占轿车市场的30.9%,市场份额提高1个百分点。

●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全行业有4家整车企业产销超过200万辆;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合计销量占全行业的70%;排名前10位企业销量比重超过8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全面推进

2010年,我国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公示制度全面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系统发布通告12批,累计发布152家企业、11124条数据。“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政策6月起开始实施,截至年底,共发布4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37家企业272个车型纳入节能汽车推广目录,促进了纳入推广目录车型的销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由13个扩大到25个,6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共有54家汽车生产企业的190个车型列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工程目录》。

●汽车进出口市场发展态势良好,进口大幅增长

累计出口汽车整车56.6万辆,增长53.2%;金额69.9亿美元,增长34.7%;出口摩托车904万辆,增长45.3%,金额40亿美元,增长41.4%;出口零部件218亿美元,增长44%。累计进口汽车整车81.4万辆,增长93.3%,金额306.4亿美元,增长99.7%;进口零部件213.2亿美元,增长46%。进口总金额567亿美元,增长71.2%;出口总金额518亿美元,增长40.8%;进口总体大于出口,逆差49亿美元。

●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汽车工业全年总产值43358亿元,增长36.3%;销售总产值42646亿元,增长36.7%。1~11月份汽车工业营业收入39351亿元,增长38.8%;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119亿元,增长54.8%;实现利润总额3314亿元,增长66.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汽车产量增幅。

三、“十二五”汽车工业总体发展趋势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保持我国汽车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1、汽车产业总体将延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走势

从宏观经济方面看,尽管中央已将“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速目标定位在7%,但各方预计2011年GDP还将保持9%左右的增速。同时2011年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通货膨胀压力大,进一步扩大内需存在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资源和环境制约因素突出。

从政策层面看,虽然国家明确2011年仍然执行原来的车船税政策,但振兴规划提出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全部退出,政策的重点将转向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随着北京交通治堵政策的出台,各地正在酝酿效仿北京治堵政策,将对2011年的汽车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消费层面看,维持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人们的收入将进一步提高,二、三线城市乃至四、五线城市的汽车消费增长超过一线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的汽车消费将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虽然还有如油价、停车费上涨等使用成本增加因素的存在,还是挡不住人们的购车欲望。

2、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和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对我国保持和拓展外需形成较大制约;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汽车产业发展中还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较低等矛盾和问题。

(1)能源问题。由于我国石油储量有限,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2010年达到55%,10年后可能超过70%。一旦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有变,我国能源安全确实堪忧。

(2)零部件产业问题。我国要建成汽车强国,零部件是最重要的基础。现在的整车企业发展较快,但缺乏强大的零部件企业作为战略伙伴,高端零部件企业几乎全为外资独资和控股。

(3)我国需要走向汽车生产强国和汽车社会的国家战略。首先,政府各部门要协调一致,产业准入、财税体制、研究开发、市场体系、资源利用与回收等方面的政策导向要一致;其次,各行业之间也要有一致的发展战略,如汽车发展与城市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汽车产业发展与钢铁、石油、电子等产业发展,汽车制造业与汽车装备、物流发展,汽车使用与汽车销售、维修、改装以及回收利用再制造等都需要协调一致。

(4)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清晰而全面的海外战略。企业应考虑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并重,学习外国大公司进入中国的做法,认真研究分析产品和资本输出目标市场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从双赢的角度制定战略。

3、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保持汽车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我们要把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解决汽车产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着力点,以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技术改造、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质量品牌、中小企业发展,保持汽车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目前,行业要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我国汽车工业要努力完成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完善各领域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合理的研发布局,打破技术瓶颈,基本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树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对此,汽车产业需要重点掌握整车技术、先进的自动变速器技术、智能电子控制技术、NVH控制及测评技术、轻量化设计与应用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2)加强零部件发展

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汽车强国的短板。零部件企业应加强自主开发,提高电子化水平,提高系统化、模块化供货能力,与整车同步开发。整车企业应将扶助零部件发展作为主要战略,扶持一批战略伙伴。

(3)做大做强企业集团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的形成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结构特点,应按照“由专业化到规模化”的原则,通过横向并购实现资源的整合。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汽车产业新一轮调整和转移带来的机遇,推进与跨国公司合作,培育我国的跨国汽车企业集团。

(4)加快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

巩固传统发展中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加快向中高端市场转变,稳步进入发达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拓展汽车零部件国外配套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市场,逐步提高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市场比例。增加出口汽车品种,加大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出口,推动零部件出口从以机械类为主向机电类、电子类产品为主转变。推进企业向国际化发展,构建境外自主营销体系和配套物流服务体系。

(5)开拓二、三级市场及农村市场

开发适用产品,完善农村市场销售服务网络,推动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由以运输类车型为主的单一结构,向乘用车、商用车并举的多元化结构转移。重点发展微型、轻型载货汽车、交叉型乘用车、轻型客车和低端SUV车型,同时,加快经济型轿车进入内地中小城镇的步伐。

(6)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汽车工业应把握历史机遇,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战略,结合我国国情,确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重点。

(7)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提高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和标准要求,加快交通能源战略转型。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并逐步实现国产化。开发电动汽车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关键零部件,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应用。建立、完善我国汽车产业综合利用规范,逐步完善汽车产品报废、回收、拆解、再利用、再制造的法规体系,扩大试点范围,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

(8)着力发展汽车服务业

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以品牌营销为主体,完善汽车服务行业的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以及汽车租赁等高附加值现代汽车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大型汽车集团顺应制造业向服务领域延伸的国际趋势。大力促进汽车产业集聚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汽车服务业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

关于 我国 汽车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