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减速明显

发布时间:2011-07-29 点击率:1857

与过去两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热火朝天相比,2011年上半年,业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渐趋冷静,反思的声音增多,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减速迹象明显。

半年来,没有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的政策颁布,公共服务和私人消费领域的进展都较为迟缓,汽车企业没有新能源车型上市,各地几乎没有新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上马。种种现象表明,从2009年开始的第一波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正在降温,冷静看待新能源汽车发展,或许更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和长远发展。

政策少仍期待

今年上半年,备受行业期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被一次次推迟。这一重大政策迟迟不发布,直接导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为“空白”。如果非要从新政策中寻找新能源汽车的踪影,那就是两份“征求意见稿”。

一是,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鼓励外资在华成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但是持股比例不超过50%。这是国家首次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合资股比作出明确规定。

二是,6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对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其他混合动力汽车按照同类车辆适用税额减半征税。

市场冷问题多

新能源汽车最终要走向市场。与去年新能源汽车红红火火的投放情况不同,今年上半年,无论公共服务领域还是私人消费市场,关于新能源汽车交车的消息都很少,仅江淮、福田等极少数企业举行过纯电动汽车的投放仪式。

对于私人消费市场,本报在6月进行过一次市场调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政策实施一周年来,比亚迪、江淮、众泰等企业的电动汽车销量总计1000余辆,一小部分消费者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不过,目前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还太少,上市车型寥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典型的表现是“买车难,卖车难,用车难”,阻碍新能源汽车快速走入普通人家。

在公共服务领域,“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已经实施了两年。与此前一年半来的情况相比,今年上半年最为平淡,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消息很少。很多地方采购中心的人反映,新能源车辆不稳定、企业无车卖等,很难引起他们的采购兴趣。

此外,4月11日,众泰一辆纯电动出租车在杭州运行过程中自燃,给电动汽车的市场推广蒙上阴影。电动汽车作为新生事物,在示范运行期间出问题是正常的,但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初期的回避态度令外界不满。自燃事故还凸显出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在安装实时监控系统方面缺乏自我监管等问题。

企业等行动缓

今年上半年,我国少有新能源车型上市。记者查阅工信部半年来的5批新车公告发现,上公告的新能源车型虽然不少,但集中在商用车领域,纯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仅有10多款,可见乘用车企业投放新能源汽车的速度明显放缓。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是汽车企业集中展示新能源汽车成果的大舞台。本次上海车展参展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少于去年的北京车展,一些企业没有把新能源汽车放在展台最显眼的位置,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展示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明显减少。车展上已经释放出新能源汽车局部降温的信号。

这半年来,汽车企业没有发布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的消息。当前,在技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一些汽车企业重新倾向于开发更易于产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一汽、长安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明确表示,近期研发重点放在混合动力汽车上。

此外,汽车企业和电力公司在电动汽车充电换电的商业模式上也存在分歧。汽车企业倾向于充电模式,电力公司倾向于换电模式,两方意见不统一,导致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去年8月成立的央企电动汽车产业联盟也没有取得太大成果,据说央企内部对发展电动汽车的路线等问题没有达成一致。

地方歇更理性

过去两年,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地方政府是最积极的力量之一。借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地方经济转型调整,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举两得。于是,各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地方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今这股热潮在消退。今年上半年,除上海市宣布在嘉定区建设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宣布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消息。曾高调提出建设世界最大电动汽车城的河北曹妃甸,最近半年来,招商引资工作似乎陷入停滞,没有多少关于电动汽车的消息传出。山东烟台的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曾计划投资100亿元,建成当地主导产业,如今只剩下一座烂尾楼和数百亩荒地。

今年以来,几乎没有新的地方政府主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记者四处搜寻才找到,今年1月,浙江一个县级市———永康组织当地几家企业成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已经成立的多个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现在几乎都无声无息。

在新能源汽车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盲目大干快上难免出现问题,且有树立地方政绩工程之嫌。现在放缓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步伐,可看做地方政府的理性回归。

关于 全国 新能源汽车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