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发布时间:2011-03-17 点击率:1803

摘要:汽车产业对推动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5-10年是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针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从汽车市场、组织结构、自主创新、新能源汽车、汽车服务业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相关结论能够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1、导言

汽车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汽车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逆势增长,以其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就业面广、资金积累能力强等特点,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4%左右,如果加上其对上下游行业的带动,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超过10%。可以说,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民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未来5-10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世界汽车产业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是,市场格局将发生调整,中、印、巴、俄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因此,系统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特点,对于保障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2、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2.1中国汽车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汽车销售与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阶段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巨大的购买潜力已经陆续变成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受此影响,未来10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2.1.1我国汽车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汽车市场潜在增长率还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汽车发展一般经过两个发展期。当R值(车价/人均GDP)达到2-3以前,属于第一个高速增长期,千人保有量由5辆达到20辆,年均增长30%,一般持续5年左右;第2个高速增长期,千人汽车保有量将由20辆达到100辆左右,年均销量增长率在20%左右,一般持续10年以上。

我国从2001年进入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持续时间7年左右,乘用车平均增长速度在36%左右。200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6828元,千人汽车拥有量为53辆,已经进入第2个高速增长期。但是,由于我国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需要更长的时间以比发达国家相对低的速度来完成普及化进程。综合分析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第2个高速增长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持续时间为10年。

2.1.2我国二、三线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将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导

近几年,二、三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而二、三级汽车市场的增长又直接带动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表现为三线市场增速高于二线市场,二线市场供求增长高于一线市场;从增长贡献来看,二、三线汽车市场的汽车销售拉动贡献率已经超过一线城市,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动力。据统计,我国拥有374个县级市,1642个县,38290个乡镇,二、三线汽车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基数大,未来5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二、三线汽车市场将成为支持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未来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增长、消费者收入预期和信心的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设施的持续完善,私人汽车消费正在成为主流,二、三线汽车市场将成为汽车销售的主要增长区域,巨大的消费潜力为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市场保障,我国将逐渐走入汽车社会。预计未来5年,中国汽车业将以平均10%-15%的速度保持持续趋势,到2015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2000万量,保有量将达到1.2-1.4亿辆。

2.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2009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水平普遍提高,主要汽车企业集团纷纷扩大投资、扩能增产,未来5年,我国汽车产能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整车企业数量过多(2009年统计超过130家),市场分散,汽车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汽车产品价格和利润率逐渐降低,预计到201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有90多个汽车品牌、300多款车型在中国生产,相当于美国市场乘用车品牌数量的两倍以上,此外还会有数百款进口车型。届时,过多的汽车企业和数量繁多的汽车品牌不仅不利于发挥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优势,而且极大地分散了有限的汽车制造资源,将严重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9年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将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提高到了战略高度,提出未来3年内年销量200万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要达到2-3家,超过百万辆的要达到4家,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在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以及微观企业战略的指导下,在市场作用的推动下,我国汽车产业大中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组的时机也逐渐成熟,2009年5月广汽与长丰重组,以及2009年11月长安汽车与中航汽车的重组,则预示着未来几年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的兼并重组将逐渐开始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出台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从更高层面破除并购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政策障碍,比如财政税收、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年,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汽车行业集中度将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2.3自主品牌汽车将实现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较强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是我国能否成为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国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正在逐步加强力量开发自主品牌产品,在动力总成及关键技术、汽车安全性相关技术、节能环保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及整车产品开发、产学研合作以及研发中心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57.70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但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仍然处在发育期,与国外发达国家汽车产品相比,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档次低、赢利能力差、研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低、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瓶颈”。

未来5-10年是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巨大的市场前景,为全面提升我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强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未来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将更加重视以整车研发、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与自主化研究、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等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

2.4我国将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节能、环保和安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都把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汽车产业必须以节约能源为重点,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努力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实现产品的技术升级。因此,未来的10-2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逐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对有效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这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共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部分关键技术,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3类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相继问世,国内很多汽车厂商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量产计划时间表。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成熟度上来讲,中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一致性上还不够稳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标准尚未统一。

因此,综合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及基础配套设施的现状,未来5年,我国将坚持提高传统内燃机技术的能源利用率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针,推动加快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预计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0万辆以上,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汽车,新车平均单车油耗下降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努力提高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技术,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

2.5汽车服务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汽车服务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产业链中最为稳定的利润来源,约占总利润的60%-70%左右。目前,中国汽车服务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伴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汽车企业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外,将更加重视借助行业服务机构提供的研发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以及工程设计服务来提升自身研发水平、改进产品设计、改善市场状况。而伴随着消费市场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扩大,以及消费者汽车消费观念的日渐成熟,汽车信贷、零售及售后服务、汽车物流、二手车交易、汽车再制造等服务业也将快速发展。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汽车研发、生产性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完善相关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

因此,从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未来10年,汽车企业将逐渐从以生产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生产与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以汽车金融、二手车市场和汽车再制造业为主的汽车服务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2.5.1汽车金融

自2004年我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以来,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汽车金融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到2009年底全国已陆续成立了10家汽车金融公司。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整体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汽车消费信贷占汽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与美国93%、英国80%、德国75%的比例相比较明显偏低。随着2010年汽车信贷新政的颁布实施,汽车金融市场将获得快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采用汽车信贷购车的消费者比例有望从目前的不足10%提升到30%,我国汽车金融业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2000亿元,而到2025年,汽车金融业市场将达到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

2.5.2二手车市场

二手车市场作为汽车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交易量从2000年的25.2万辆增加到2008年的273.73万辆,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20%。2009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超过290万辆,同比增长29.37%,其中轿车是二手车交易的主流,占总量的49%。二手车品质也大幅度提高,平均交易价格继续上升。由于我国二手车市场起步较晚,流通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诚信度低;评估体系不健全,技术检测不完善;信息网络不畅,市场网络难流通;交易市场功能单一,缺乏现代营销手段;收费标准不统一,税收不合理等问题,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为此,国家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的发展,以促进和保障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二手车行业白皮书》中,预计2011-2013年,未来二手车市场将保持在17%-20%的较高水平上,形成400万-480万辆的市场规模。

2.5.3汽车再制造

再制造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优势,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德国,汽车售后服务零部件90%都是再制造产品,而且再制造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增长;在美国,汽车再制造公司超过5万家,70%至80%的维修配件是再制造产品,年销售额达365亿美元。而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主要以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到2010年全国总体产能为:再制造发动机约11万台,再制造变速器约6万台,再制造发电机、起动机100万台左右,产值不到25亿元,再制造产品占汽车零部件生产比重非常低。

目前,针对汽车再制造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或正在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方案,从产业规划、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以及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而如果根据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至少在1.2亿辆、每年报废率7%左右计算,届时,汽车报废量将达到840万辆,汽车再制造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汽车再制造将成为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2.6我国将更加重视汽车行业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汽车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法规

行业管理对引导和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实力有重要影响。为了保障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几年,政府相关部门将更加重视汽车行业的管理工作,在产业政策领域,进一步修订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从国家层面制定促进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推动以车船税费改革为主的汽车消费政策改革;在行业标准管理领域,不断健全新产品认证法规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公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修订《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等标准法规。

通过产业政策和标准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的进程,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生产的一致性保障能力及产品生产的一致性水平,以保证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转变。

3、总结

未来5-10年,在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也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同时,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时期,我国政府将不断完善和加强行业管理,引导和推动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和汽车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关于 汽车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安全产业协会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