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与上海汽车行业运行情况和今年一季度预测
一、2006年全国汽车市场运行情况
在全球汽车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700万辆,比上年增长两成以上。其中轿车销量超过380万辆,比上年增长近四成,轿车消费的迅速扩大,成为拉动中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总结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产销大幅增长。2006年,中国汽车行业推出新车型117款,有120款以上的车型降价,车市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汽车生产727.97万辆,增长27.3%;销售721.6万辆,增长25.1%。从月度销量来看,除6月和7月比上年同期增长只有几万辆,其余各个月的销量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0万辆以上。从不同车型看,轿车销量超过380万辆,比2005年净增150万辆左右,占到汽车产销总量的53.1%;其他车型中,货车占18.3%,交叉型乘用车占12.7%,客车、SUV、MPV等车型的占比均低于5%。
2、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上汽集团产销居国内企业第一,其次为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前10家汽车企业产量占整个行业产量的比重达到83.96%。从单体企业看,排前3位的分别是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继续领先市场,成为2006年全国唯一一家销量超过40万辆的企业。上海通用产品线丰富,车型覆盖了几乎全部价格区间。别克的经济型轿车凯越全年销售17万辆,占到了总数的近二分之一。年初推出的别克君越和雪佛兰乐风也都在各白的细分市场表现良好。一汽大众奥迪品牌,销售势头强劲,年销量超过8万辆,老车型捷达也完成了预定目标。上海大众继续保持34万的产销量,其自主研发的改款车劲情、劲取和帕萨特领驭一路高歌猛进,领驭全年销量超过10万辆;桑塔纳的月销量也始终保持在1.3万辆左右;而途安的同比增长也超过50%。
3、轿车产销增长最快,载货车、客车次之。2006年,全国轿车生产386.95万辆,同比增长39.3%;销售382.89万辆,同比增长36.9%。载货车生产131.8万辆,同比增长13.5%;销售131.72万辆,同比增长13.3%。客车生产19.53万辆,同比增长10.5%;销售19.1万辆,同比增长6.9%。在轿车市场上,中级车、普及车和微型车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31.2%、25.8%和22.7%,尤其是1.6L以下的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增长迅速,高级车和中高级车分别占5%、15.2%。在载货车市场上,由于受到“计重收费”政策和油价上涨因素的影响,19-32吨的重卡车型和微型载货车出现热销,而14-19吨的准重卡车型降幅较大。
4、受政策影响,汽车进口大幅增长。2006年1月1日和7月1日,国家两次降低了汽车进口关税。使汽车整车关税从加入WTO前的百分之七八十,降低到现在的25%,汽车零部件关税则降低到10%。受此影响,全年进口整车(含底盘)22.78万辆,同比增长40.9%,进口金额共计75.61亿美元,同比增长46.2%。从进口车型看,轿车和越野车分别占49.1%和37.9%,客车、货车和其他车型分别占9.7%、2.8%和0.5%。
5、自主品牌突飞猛进。2006,同时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取得标志性突破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自主创新、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汽车业最大热门话题。无论“老”自主品牌奇瑞、夏利、吉利、华晨,还是新秀比亚迪、力帆都是销量暴增;上汽、一汽、长安等国有大集团也充分运用20年来合资引进的积累,厚积薄发,一改自主品牌低端廉价的特色,推出奔腾、荣威等自主品牌的中高端产品。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214.6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7%。
二、2006年上海汽车行业运行特点
2006年,是上海汽车行业的“井喷”之年。这一年,上海汽车行业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生产整车68.2万辆,同比增长40.8%;实现工业总产值1446.5亿元,可比增长41.7%;实现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33.57%;行业龙头——上汽集团在全国汽车大集团产销辆排名中位居第一。
1、大车小车全面增长,年内各月全线飘红。从各种车型看,2006年,生产载货汽车1646辆,同比增长1.7倍;生产公路客车6442辆,同比增长1.1倍;生产轿车67.4万辆,同比增长40.2%。从分月情况看,各月的累计增幅均超过35%,各月的当月产值均超过90亿元,其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9个月,最高的5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137.8亿元,最低的2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91.8亿元。
2、生产效益同步增长,运行质量显著提升。2006年,汽车行业在生产大幅增长的同时,实现销售收入1654.9亿元,同比增长36.9%;实现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33.57%。同时,行业运行质量显著提升,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60%;行业亏损面降到14.5%,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应收帐款和成品库存分别增长29.4%和5.2%,大幅低于生产和销售的增幅。
3、龙头企业引领潮流,自主品牌后劲十足。2006年,上汽集团整车销售完成134万辆,同比增长27%,销售规模稳居国内汽车大集团之首。其中,乘用车91.1万辆,同比增长23%;商用车42.9万辆,同比增长36.3%。12月18日,中高级轿车荣威750正式批产下线,标志着我市轿车自主品牌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同时,配套的经销服务网络初见规模,荣威产品的营销政策和销售业务运作标准已经建立,整车发运中心、3个分拨中心和50家国内经销商顺利运转。目前,公司工作重点已经转向后续产品开发、开发能力建设和协同效应发挥等工作。
三、2007年上海汽车行业形势分析和预测情况
2007年全球经济与2006年增幅基本持平略有下降,总体形势仍然较好,预计世界经济增长4.9%。中国经济处于重化工业化的经济上升阶段和黄金发展时期,预计经济增长8%。
从政策方面看,2006年下半年及2007年产业政策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的发展。国家对节能、环保、安全及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来规范汽车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标准法规体系将日益完善,这些都将给汽车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各项法规的推出,势必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市场的价格竞争局面。从居民收入看,过去20年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家庭比重有望达到37%,到2010年该比例将接近50%,私人消费成为汽车需求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从信贷投放看,2007年汽车消费信贷仍将维持当前12%左右的水平,汽车金融公司和担保公司提供信贷的比例会有所上升。从油价看,成品油市场逐渐开放,征收燃油税机遇出现,但短期内推出仍存困难;国内油价2007年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但受国际市场影响预计稳中有升,涨幅不大;人民币升值3%带来石油进口价格同步下降,但原油进口成本降低的益处将主要被处于垄断地位的流通和生产环节所截取,终端消费环节收益有限,成品油价格不会明显回落。
2007年预计全国国产汽车增幅将有所减缓,总体需求约为790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乘用车需求增速会有所下降,全年需求总量大致在480万左右,同比增长18.5%;商用车总体需求将受宏观经济高位回落及结构调整影响,预计全年需求310万辆,同比增长6.9%。
2007年一季度上海汽车行业预计完成工业产值约340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上汽集团预计一季度完成产值305亿元,同比增长11%。
2007年上海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汽车行业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销售将达150万辆。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乘用车市场发展很快,而且乘用车市场进入私人需求为主的阶段。汽车市场在私人消费的拉动下将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形势仍将看好。
2、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价格战仍将不休。目前国内汽车产能整体大于需求,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汽车生产厂商仍将不断推出新车型,降低售价,2007年国产乘用车价格还将进一步下滑,降幅4%左右,比06年有所减小。由于2006年推出的许多新车型还有待市场消化,2007年推出新车型的步伐会慢一点。虽然2006年上汽整车销售快速增长,以130万辆的销售量稳居国内各大汽车集团之首,但是上海乘用车领域的传统优势有所减弱,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自主品牌汽车有望一炮打响。上汽自主品牌建设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第一款中高级轿车荣威750正式批产下线,荣威轿车国内经销服务网络初见规模。围绕用户满意度,坚决抓好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树立荣威750中高端品牌形象,确保一炮打响。2007年预计销售可达2万辆。
2007年上海汽车行业发展要特别关注的几个方面是:
1、保持优良的产品品质。随着荣威750的批产下线,上海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是,如果半年内荣威750的返修率过高,上汽集团的品牌将受到市场的质疑,不仅影响荣威750的销售,而且会对上汽集团其他自主品牌轿车的推出形成强大的压力。所以,如何保持优良的产品品质是对上汽集团和上海汽车工业的重大考验。
2、保持一流的服务质量。汽车的售后服务既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具有巨大增值空间的产业。当自主品牌轿车大规模推向市场时,保持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就成为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3、加大出口的推进力度。2006年,上海汽车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23.2%,出口规模占工业总产值的8.5%,出口增幅比生产增幅低8.5个百分点,可见我市汽车行业的出口潜力相当大。由于国内汽车的生产能力总体过剩,整车出口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必然选择,我市汽车行业要积极为整车出口创造条件。
4、降低成本是永恒主题。当前,世界汽车工业已经进入“拼成本”的阶段,我国正是世界工业的“成本洼地”,成本优势将推动国内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上海汽车行业要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就必须继续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