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品油调价“窗口期”临近
自今年5月《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颁行以来,中国成品油价格基本遵循了一月一调的规律,而每月的月末也被舆论普遍视为调价的“窗口期”。但随着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大涨并于昨天突破80美元,这一调价规律首次面临重大挑战。
卓创咨询分析师认为,根据《办法》,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的平均变化率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国际油价近半个月来的涨幅已逼近10%,超过了4%的调整标准。照此计算,若国际油价继续上涨,本月底国内油价的调价窗口将再度打开。预计此次涨幅应该在每吨400元左右,汽柴油零售价可能会上涨超过0.3元/升。
招商证券分析师裘孝峰则认为,此次调整幅度会大于以往,预计上调幅度在400元-500元/吨。东方油气网首席经济学家钟健则指出,本月是否调价还需进一步观察。
另一方面,由于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办法》规定,当国际油价超过80美元后定价办法将有所调整,随着这一假定条件在昨天成为现实,本轮调价又增加了新的变数。
根据《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事实上,在此价位以前,国内油价的调幅已经被屡次削减。即便这几天国际油价达到80美元,并不意味着发改委会进一步启动削减调幅的举措。因为,国内油价调整对应的是一个计价窗口期内的若干种国际原油平均价,而不是仅仅若干天的价格。”钟健对本报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必要条件全部满足,考虑到稳定等因素,国家也可能适当推后调价时间。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许昆林就曾公开表示,油价上调相对考虑的因素会多一些,4%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国内的经济状况。
“这些状况包括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下游行业承受能力和国内成品油供求情况,包括炼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此外还要分析国际油价的走势等因素。”许昆林说,“下调价格考虑的因素相对会少一些,容易决策一些,所以两次下调基本到时间就下调了。而今年油价的几次上调中就有一次推迟了一个多月,另一次推迟了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