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海市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与2007年预测

发布时间:2007-01-19 点击率:1909

2006年,上海市机械行业实现了生产、效益高位增长,经济运行健康、平稳,企业盈利稳步提升。

一、2006年上海市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市场销售旺盛,库存有增长趋势。2006,机械行业的产销存增幅呈现V字型特点,年中略有回落,四季度增幅回升较快。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88.35亿元,可比增长17.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7%,增幅比全市工业快3.2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84.44亿元,同比增长18.9%;12月末产品库存188.38亿元,同比增长19.0%,增幅为全年最高。

 

 

(二)产销旺盛带动经济效益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机械行业完成利润总额286.18亿元,同比增长24.4%,高于全市工业利润增幅8.4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利润的26.3%,机械行业为全市工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行业。

 

 

(三)进出口增长稳定,出口规模与增幅高于进口。2006年,机械行业出口总额10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进口总额8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出口额高于进口额20.85亿美元,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3.5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

(一)2006年,国家不断采取措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由于宏观调控对机械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性,2006年以来的调控措施对该行业的影响,预计将在2007年逐步显现。

(二)机械行业中的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现象将逐步显现。如发电设备随着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缓解,生产供应能力会远远高于市场需求;又如重型机械产品前几年的技术改造已初见成效,不但提高了企业装备水平,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产品产能,结果使产量的增加远远快于市场销售的增长。由于产品趋同,资源供应分散,当前已有迹象表明机械行业产能供过于求问题将会凸现。

(三)受出口退税和汇率政策的影响,企业的经营压力将会增大,目前机械产品出口的增速有所下降,如文化办公机械、集装箱出口有较大幅度回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械行业的发展。

三、2007年上海市机械行业发展预期

(一)2007年本市机械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支持下,机械工业的制造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用户对本市机械产品的认知度大大提高。近期出台的有关工、农业政策和调控措施,以及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要求,为机械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扩展了机械产品新的市场。

2、大宗机械产品出口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渠道。近年来,世界经济和贸易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一些机械基础件和配套产品已经进入跨国公司的采购体系,使机械产品有了稳定的出口市场。上海市的港口机械、集装箱等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步扩大,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有竞争力的行业。

3、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煤炭、电力供应趋于宽松,为机械行业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机械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钢材的价格今年趋于稳定,由于国内产能饱和,预计明年钢铁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普通钢材供应基本有所保障。

(二)2007年机械行业指标预测

2007年本市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工业总产值4430亿元,同比增长17%;销售收入4380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季度,本市机械行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82亿元,同比增长15%。从大集团预测情况看,电气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7.8%。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