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海市轻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07-01-10 点击率:1949

2006年度,在消费市场内需增加、经济较快增长的拉动下,本市轻工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运行质量有所提高。

一、2006年本市轻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1、生产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轻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41.10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低5个百分点。综观全年,本市轻工行业生产呈现持续平稳增长态势,每月增幅在5%~13.8%之间(见下图),全年增幅基本维持在上年水平。

 

 

2、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2006年,本市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66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较去年同期上升1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亏损企业家数由2005年的909家减少到2006年的896家,同比下降1.4%。全年利润同比增长较快的行业分别是: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133.6%、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95.7%、农副产品加工业+92.8%、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56.9%、造纸及纸制品业+43.2%、纺织服装皮革专用设备制造+43.2%、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38.9%、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35%、各种陶瓷制造业+26.6%、照明器具制造业+24.8%、家具制造业+20.4%。

3、行业出口呈较快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35.83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较去年回落7.4个百分点。今年出口同比增长较快的行业分别是: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64.3%、印刷、制药、日化生产专用设备制造53.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38.1%、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38.1%、电池制造+34.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5.7%、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18.3%、家具制造业+18%。

4、新产品开发能力后劲不足。2006年,全市轻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47.54亿元,同比下降2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68.1个百分点,与全市相差47.6个百分点。

5、两项资金占用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6年底,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应收帐款净额为483.18亿元,同比增长10.2%,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行业产成品存货为138.17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

6、主要产品产量增多减少。产量增幅位居前列的产品分别是:家用电冰箱+39.3%、灯具及照明设备+35.9%、家用洗衣机+20.5%、糖果+19.5%、实木地板+19.2%、机制纸及纸板+12.7%;产量跌幅位居前列的产品分别是:照相机-29.8%、摩托车-22.2%、表-17.3%、皮鞋-9.7%、精制食用植物油-8.5%、缝纫机-8.4%。

二、2007年预测

2007年,本市轻工业生产总体仍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随着我国内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消费能级的提升,预测2007年全市轻工行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125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增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三、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新产品开发后继乏力将影响行业发展动力。2006年的行业数据表明,本市轻工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明显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和去年同期本行业的平均水平。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轻工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省的许多品牌销售已经跃居国内前列,且发展更加稳固。而本市轻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在逐年褪化,部分老的优势品牌已销声匿迹,新的品牌开发后继乏力,使得本市轻工产品在全国的影响日益减弱。

2、成本上升压力推动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今年以来,除钢材价格基本稳定外,其他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高位运行;有色金属、化工等产品价格逐月走高(见下图),粮油糖等食品原料价格攀升,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职工工资成本的每年提升等,给企业增效带来很大压力,必然传导给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今年以来,部分家电产品、食品等产品价格已经上调。

3、贸易摩擦加剧,出口增速将趋缓。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困难不断显现,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剧。且由于这些年中国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摩擦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其他产品延伸,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轻工行业首当其冲的受到冲击,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出口增速。近两年,全市轻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增幅逐年回落,2005年、2006年分别较上年回落了8.2和7.4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1、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要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三是要推进部分行业重点企业形成若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四是要加大投入,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五是培育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服务的创新体系,支持微、特、精、专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2、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养大企业、大品牌。积极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资源,着力培育轻工行业大企业、大品牌,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是要高度重视品牌等无形资产,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重要举措,把品牌管理纳入资产管理范围。二是加强政策导向,积极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宏观环境,倡导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用民族品牌。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培育工业自主品牌发展。四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在全社会形成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

3、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大行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在上海率先走出以高质量、名品牌带动出口效益增长的道路。同时,要结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时调整行业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深加工农产品和部分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例,提高企业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及国家有关政策的学习、培训,鼓励企业在国际贸易纠纷中积极应对,倡导维权意识,争取赢得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

 

 

关于 轻工业 的文章
    暂时无其他相关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