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研究之三

发布时间:2008-08-13 点击率:285

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影响、以研发投入比重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三个方面,比较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现实情况告诉我们,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必然的趋势,兼顾部门差异性和阶段性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战略是中国的最佳选择。

一、世界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及服务业全球化的重大影响

(一)服务业的就业与产出比重大幅提高

服务业地位的上升,在供给方面主要表现为服务业就业人数和服务业增加值的不断增加。而且,收入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也就越高。

目前,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比重为68%。其中,发达经济体平均在70%左右,美国已高达75%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在50%以上。从服务业就业比重看,发达经济体家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经济体为50%~60%左右;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的这两项指标横向比都较低(45%左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港特区的服务业发展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2005年服务业就业比重为8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高达89%。

(二)对服务的最终消费需求与中间投入需求趋于上升

服务业地位的上升,在需求方面则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而导致的人们对服务最终消费的增加,以及由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分工深化引起的对中间服务投入需求的增加。前者反映的是服务业中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消费性服务,而后者则反映的是服务业中面向生产者(或企业)的生产性服务。

(三)以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国际转移为表现的服务业全球化日益深入

首先,从BOP统计口径的服务贸易看,2000~2005年,全球商业性服务(commercialservices)进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与商品贸易旗鼓相当,双双达到10%。2005年,位于BOP服务贸易出口前10位的经济体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中国和中国香港,位于BOP服务贸易进口前10位的经济体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中国、荷兰、爱尔兰、西班牙。

其次,从FAT统计意义上的服务贸易看,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全球产业转移速度及产业关联程度进一步提升。

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与趋势:第一,规模巨大,潜力惊人。目前,全球服务业占全部FDI流入量(inflow)的2/3,约为5000亿美元。第二,从服务业的外向FDI和内向FDI看,发达国家仍处于主导地位。第三,服务业FDI的部门与行业结构在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服务业FDI集中于贸易与金融,两者合计占服务业内向FDI存量的47%。但电力、供水、电信及商务服务(包括IT支持的公司服务)的地位越来越显著。第四,跨国公司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微观主体。第五,服务业国际转移与对外投资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包括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跨国直接投资以及收购兼并等。

最后,从服务业全球化的影响看,服务业国际转移与对外投资日益触及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敏感领域。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电力、金融等属于一国经济的要害或关键部门;教育、新闻、影视、音像制品等意识形态领域。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来自经济与非经济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将越来越大。

(四)服务领域中的制度改革与供给能力建设全面兴起

实际情况是,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服务部门受到政府管制或干预得最多,也最严。这种管制或干预往往与国家所有和市场垄断密不可分。服务领域垄断与管制的普遍结果是,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服务价格居高不下,人们尤其是穷人发现越来越支付不起日渐上涨的服务消费支出。

在服务领域进行改革,确保将基本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作为国家的责任。在不明确的并且难以监督的环境中,政府失灵可能会超过市场失灵。此时,应该利用需求方补贴、共同支付、客户监督、服务提供者的互相监督和提供信息等;通过分权、产生更多信息的服务提供安排、参与制预算分析,引导公共支出用于增强客户的表达,支持利他主义的服务提供者,以及遏制服务提供中的腐败。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我们以2002年为例,在这一年中国的人均GDP迈过了1000美元的关口,但该年相应的服务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分别33.5%与28.6%,明显低于理论标准为1000美元时的产值比重(50%)和就业比重(40.7%)。中国服务业比重偏低的特征还系统性地表现在服务最终消费、中间性服务投入以及BOP统计口径的服务贸易与FAT统计意义上的服务业FDI等方面。

本报告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二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影响;三是以研发投入比重来衡量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本报告将首先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在最一般意义上确定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各有关部门,然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差异

首先,比较生产性服务投入与物质性投入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可以看出:(1)13个OECD经济体的服务投入(即生产性服务)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介于14.9%~29.5%之间,平均为21.7%。但中国生产性服务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仅为12.2%。(2)13个OECD经济体的物质性投入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平均为26.86%。而中国物质性投入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则高达52%。(3)13个OECD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投入与物质性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较为接近,后者的平均比重(55.4%)略高于前者(44.6%)。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中国的相应比重仅为19.0%。(4)就生产性服务投入占服务总产出的比重而言,13个OECD经济体平均为38.3%,中国的该项指标与之接近,为36.4%。

这些发现表明,与OECD经济体相比,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因为整体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而相对较低。

其次,在部门构成方面。13个OECD经济体生产性服务的部门构成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整个服务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中,“房地产、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所占比重最高,平均达30.82%。接下来依次为“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金融保险业”、“运输与仓储”等。就中国而言,“商业饮食业”所占比重最高,达35%;其次是“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包含专业服务、综合科技服务等的未分类的“其它服务业”只占5.9%。这说明,目前中国的生产性服务投入大多是由像商业饮食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提供的,而带有较高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的生产性服务投入规模则相对较小。

第三,关于投入结构,即分析生产性服务具体都投入到哪些部门或产业。13个OECD经济体生产性服务的将近70%都投入到了服务业自身;其次是第二产业。对于中国来说,生产性服务的一半以上都投入到第二产业(64.7%);其次才是服务业自身。

第四,用资本品比率来分析服务业及其相关部门的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资本品比率越高,则该服务部门就越具有生产性服务的性质。中国的生产性服务比重超过50%的部门从高到低依次为“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而可能对应其他经济体其余服务部门的“其它服务业”则仅占12.9%。这样,我们就从经验层面证明了中国“十一五”规划(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什么特别强调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因为这些行业最具有生产性服务的性质与功能。

以上分析采用的投入—产出方法,对于主要OECD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分析中,三大部门(运输、储蓄与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的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之和基本都在30%以上,就业比重略低,从而相对劳动生产率大于1。相对而言,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几乎所有国家的银行、保险、房地产及其他商务服务增加值比重都在上升。

就中国而言,2005年三大生产性服务部门(运输、储存与通讯、金融保险及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增加值比重合计为18%,而银行、保险、房地产及其他商务服务增加值比重则仅为10%,大大低于所列的其他经济体。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影响

服务业通过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而对整体经济及相关产业产生作用,通过分析服务投入率,可以看出各产业对生产性服务投入的依赖程度以及不同生产性服务对于相应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分析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有助于理清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

1.基于服务投入率的分析。首先,关于三次产业的总体生产性服务投入情况。分产业看,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共性是,服务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率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最低。所不同的是:中国三次产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率均比其他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要低。这表明13个OECD经济体的服务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国。

其次,分析中国三次产业的分类服务投入率,基于有限的部门划分,可知5类生产性服务投入对于三次产业的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这说明,各类服务部门的发展经由生产性服务投入而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不同;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无疑将对三次产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尽管13个OECD经济体的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各部门的服务投入率差别很大,但平均来说比中国相应产业及部门的服务投入率要高。

2.基于产业关联系数的分析。首先从整体服务业的经济关联效应看,13个OECD经济体的表现呈明显的一致性:反映前向联系的影响力系数相对较小,平均为0.8051;反映后向联系的感应力系数较大,平均为1.12。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与13个OECD经济体的情况基本相似(小于1),但中国服务业的感应力系数(0.7656)则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体。

其次分行业比较:(1)大多数经济体的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感应力系数大于1的服务部门是:“房地产、租赁和其他商务活动”、“批发零售贸易与修理”、“运输与仓储”、“金融保险业”。

(2)中国影响力系数最大的服务部门是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最低的是金融保险业,而所有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都没有超过1;只有商业饮食业的感应力系数大于1,其他均小于1。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

我们以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来衡量其所在行业的现代化程度。我们所能获取的行业数据分为四大类:高技术产业、中等高技术产业、中等低技术和低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中国企业研发投入比重最高的行业是中等高技术产业(31.1%),其次才是高技术产业;而服务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不仅是中国所有行业最低的,也是所列的所有OECD国家中最低的(仅为6.6%)。

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

(一)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基本态势

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以便它们具有优势的服务业进入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市场。

由于服务贸易项目繁杂,方式多样,因此,规范它的政策和法规层出不穷,加之各国基于本国的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管理手段,所以更加重了它的复杂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比商品贸易要困难得多。

中国在发展与开放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约束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状况、国际竞争以及已经做出的承诺。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能否从中获利,不是取决于要不要开放服务市场的意愿,而是取决于开放市场的政策取向与具体的开放措施和步骤。实际情况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不能选择传统的保护战略(比如像制造业那样的进口替代战略),也不能选择一步到位的完全自由化战略。同时兼顾部门差异性和阶段性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开放战略是中国的最佳选择。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部门差异性

从发展中经济体已经做出的总体开放承诺情况看,尽管各自有些不同,但有着基本一致的特点。

1.旅游及相关服务、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保险等金融服务是服务部门开放最集中的领域。宾馆与饭店服务是开放程度最高的服务。在金融服务中,再保险和再再保险服务的开放程度最高。此外,咨询性及其他辅助性金融服务、证券发行服务、各种支付与货币传送服务、担保与承兑服务、外汇和资产管理服务也属于开放较多的服务项目。

2.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专业服务、建筑及部分运输服务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的开放领域。具体包括财会、审计与簿记、管理咨询、计算机及相关服务、工程服务和海洋货运服务等。

3.较少开放的服务部门或服务项目是医疗服务、房地产服务、印刷与出版、教育服务、商业性车辆出租和公路运输的支持性服务等。

4.最不愿意开放的服务部门或服务项目包括燃料管道运输服务、太空运输服务、内河运输服务、成人教育服务、无线电与电视服务、调查与治安服务、与能源分销有关的服务、社会服务、新闻出版服务等。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阶段性

撇开起始点的差异,以完整的路径来看,发展中经济体开放国内服务市场一般可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逐步开放本国商品市场,降低货物贸易关税水平。开放商品市场是开放服务市场的前提。这是因为,如果本国货物贸易被关税扭曲的话,那么,允许服务贸易自由化将会带来比在封闭情形下更大的损失,小国的损失比大国更大。

2.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放松服务市场管制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关键步骤。在该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放松管制与允许外国服务企业进入之间做出选择。

3.逐步开放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理论研究表明,一国开放服务产品市场与开放服务要素市场的顺序将会给国家带来不同的福利影响,不同顺序的政策选择带来的收益又会因不同的环境限制而有所不同。

4.逐步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减少有形服务贸易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服务要素主要包括技术、资本和管理等。一旦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就离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不远了。事实上,目前即使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开放本国服务要素市场。

5.服务贸易自由化。现实中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是有约束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而不是绝对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即存在一定的政府干预和管制。

总之,我国的服务市场开放需要渐进推进,但其中的关键是要提高国内服务的竞争力,而提高服务竞争力的关键又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打破服务领域里的垄断经营,切实引进竞争机制,将提高竞争力与促进市场竞争有机结合起来。

四、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

要大力宣传,使人们特别是服务领域里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认识到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阶段,服务领域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很少受到经济自由化与改革开放政策的触及,这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会限制国家的经济发展机会,。我们应该在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规划,促进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顺利而有效地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特作用,树立开放与竞争意识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甚至整个服务业发展的不足与差距不只是由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的约束与羁绊。因此,要发掘这些不足与差距本身孕育着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就必须:

首先在“软件”方面大力创新体制、机制与政策:第一,顺应服务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以及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应特别关注国有服务性企业的产权改革与管理变革问题。第二,继续打造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诚信经济,大力倡导“规范服务”和“诚信服务”,整顿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鼓励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和市场化运作,发挥其在市场规范、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三,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既要发展就业吸纳力强的服务行业,又要重视新兴服务行业,发挥重点服务部门的带动作用。第四,适时试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扫除限制人才自由流动和人才高地建设的障碍,解决服务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其次在“硬件”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平台,包括交通、信息化、供水、供电、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服务空间的外延式拓展和服务功能的内涵式提升。

(三)区别对待,渐进开放

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一个难点,这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有鉴于此,理性的做法就是区别对待,渐进开放。这已体现在中国的具体承诺当中。主要包括:(1)分行业有选择的开放。积极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水上运输等领域利用外资试点;扩大国内商业、外贸、旅行社开放的试点范围;扩大会计、法律咨询服务业和航空运输、代理业务等领域的开放;有步骤、有控制地进行金融和电信领域的开放试点。(2)分提供方式和具体内容有选择的开放。对于金融服务,其以跨境提供和境外消费方式发生的辅助性服务的开放应先于核心服务的开放;商业存在方式的金融服务开放顺序应该是,取消数量限制和地区限制先于取消业务范围限制,法律实体与股权限制应逐步放松,直至取消;自然人流动方式的金融服务开放应本着“稀缺性原则”,即优先引进高级、专门、稀缺性人才。对于电信服务,先开放增值电信服务,特别是卫星通信、数据信息交换、视频通讯服务等;商业存在可先以合资或参股形式进行;在基础电信服务方面我方应处于控股主导地位。对于专业服务,以商业存在方式发生的,应做好业务范围和地区范围两方面的开放试点,然后逐步推开。自然人流动方式也应本着“稀缺性原则”。(3)分地区有选择的开放。中国是个大国,其对外开放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首先可以在局部地区搞好试点,然后再决定是否推广,以此降低风险。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要根据各地的基本情况,逐步推进。东南沿海一些生产性服务业较发达的地区,比如上海,可先行一步。然后,以先进带后进,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梯度开放格局。

(四)稳步推进,适度开放

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上,我们仍应按照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步开放的原则,稳步推进。

有管理的自由服务贸易将成为各国的理想选择。中国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方面,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开放、半开放和全开放三类不同的政策。还可以在坚持国民待遇原则下,施以有序规范的国内政策以限制或推迟外资进入。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GATS中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宽限期和保护措施等来维护自身利益。但不管开放与否以及开放程度如何,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须促进国内服务市场的有序竞争,切实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五)兼顾“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

服务部门的开放是双向对等的,因此,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应包括“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要挂钩、要对称。这也是美国的一贯做法。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具体表现在,我们引进来的远远多于我们走出去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很弱小,承受不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也可能是因为国内一些企业没有动力或没有必要“走出去”。但紧迫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培育、发展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在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应继续积极组织、参与服务贸易的双边与多边谈判,为服务贸易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还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起草方和创始方。这有助于中国的服务贸易谈判。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继续在互惠原则基础上进行服务贸易谈判,就显得越发重要。

 

关于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WTO信息查询中心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