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石进口状况及成本影响

发布时间:2008-01-11 点击率:186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矿石、煤、焦、废钢、生铁等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屡创新高,国际铁矿石长单协议价格(基准价格)在连续3年上涨后,2008年度价格再次上涨65%,这为2008年进口贸易矿和国内铁矿市场运行定下了高价位的基调。

铁矿石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铁矿石的供需关系,此轮铁矿石现货及协议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与全球尤其是中国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有关,需求的拉动决定了产品价格的攀升,但需求并不能完全解释涨价因素,买卖双方的集中度、美元汇率、现货价协议价差异等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总体来看,2008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随着全球矿山建设热潮升温,2008年后全球铁矿石供应有望趋于宽松;我国2008年铁矿石进口增量相比2007年将有所下降,进口增速明显下滑。随着未来国内粗钢产量增速下降、国内矿石开采力度加强、废钢应用的增加,预计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将会下降。

拥有进口矿长期协议合同和长期海运合同对降低矿石成本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方面我国和日本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来我国在矿石进口方面需要作出的努力有:提高进口协议矿的比例、提高海运长单比例、提高我国的铁矿石海运运力、积极参与海外矿山投资和控股等。

成本压力促使行业分化愈加明显,大钢厂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行业利润将向大钢集中。小钢企成本控制能力较差,承受力有限,不排除部分小企业无利可图从而停产的可能;由于2008年矿石协议价上涨,大钢企二季度成本上升较大,但其成本转移能力较强,连续两个季度的提价已能完全弥补成本上升,吨钢毛利润将扩大,二季度业绩将有较好的增长。

近期钢铁板块随大盘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其中武钢、宝钢在7个交易日里涨幅达35%以上,较低的估值水平和二季度业绩的良好预期使市场重新发现了钢铁股尤其是大钢企的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期对周期性行业盈利水平下滑的疑虑有所下降。

一、需求与资源产品溢价,全球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矿石、煤、焦、废钢、生铁等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屡创新高,有的品种涨幅高达50-100%。国际铁矿石长单协议价格(基准价格)在连续三年上涨后,2008年度价格再次上涨65%,这为2008年进口贸易铁矿和国内铁矿市场运行定下了高价位的基调。原料的大幅涨价给钢铁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钢企能否转移成本压力成为行业焦点。

铁矿石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即基本的价格供求机制。

分析此轮铁矿石现货及协议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应该说与全球尤其是中国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有关,需求的拉动决定了产品价格的攀升,但我们认为需求并不能完全解释涨价因素,买卖双方的集中度、美元汇率、现货价协议价差异等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供需双方的集中度差异。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VALE(原CVRD)、RIO、BHP一直占据着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七成以上,其产品定价能力较强,与我国钢铁企业和矿山的集中度过低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在行业景气周期中可以获得高于均衡价的超额收益,在行业非景气时也可以调节铁矿石供给量获得相对不错的收益。而我国虽然自2000年以来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消费增量的80%以上,但这种影响力没有形成价格主导权的依据,反而成为三大供应商涨价的借口,低集中度削弱了我们作为铁矿石最大需求国的谈判能力。

美元贬值。从更深层次看,此轮国内外钢价及铁矿石上涨也与国际经济的大潮密切相关。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美国政府为抑制经济衰退,放任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直接导致了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各种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升,铁矿石以及钢铁价格也因美元贬值而顺势上扬。而美元贬值后,大量的美元转向购买矿产品及制成品期货和现货,涌现出巨量投机需求和避险需求,形成较大比例的投机溢价,进一步推高了矿产品价格行情。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同属于不可再生资源,2003年LME上的1吨铜价格大约为当年1吨铁矿石价格的55倍,2007年10月,其比价上升到95倍左右;1998年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每1桶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大约为当年1吨铁矿石价格的40%,2008年1月,其比价为110%左右。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产品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价关系,但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变化的周期中,其价格趋势应该是同向的,只是幅度的差别而已。

国际铁矿石价格机制错综复杂,其作为资源性大宗商品,在国际市场长期需求存在和采用美元计价且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预计短期内价格难以大幅下降恢复到原来的较低价格水平,但其周期性调整和波动是不可避免的。从铁矿石国际、国内的供需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2008年将处于基本平衡状态,而随着全球矿山开发力度加大,新增产能增多,后期铁矿石市场有望出现宽松局面,从而促使价格出现一定回落。

二、全球铁矿石供需有望出现平衡,中国进口矿石增量与增速下降

全球铁矿石供应有望趋于平衡

总体来看,2008年以后全球铁矿石供应有望趋于宽松。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刺激了全球矿山建设热潮,澳大利亚及巴西有一大批新兴矿处于建设之中,根据对澳大利亚西澳洲的主要投资开发商统计,该地区在建项目规模达3.2亿吨,已开展可研项目规模3.8亿吨,另外,还有潜在的可投资项目规模数亿吨。

国际上三家铁矿石供应商(BHPbillion、Riotinto、CVRD)占据了全球铁矿石海运市场的70%以上(印度铁矿石供应量也在不断加大,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10%),并且在继续扩大产能。根据中钢协的预测,这三家公司未来产量均有持续增长,其中2008年供应情况如下:

CVRD公司2007年出口铁矿石2.65亿吨,2008年预计出口2.9亿吨左右,增加出口量2500万吨,2009年预计增加出口量在1500万吨以上。

力拓2007年生产铁矿石1.7~1.8亿吨左右,2008年预计增加1500万吨左右,2009年预计增加1600万吨以上。

BHP公司2007年生产铁矿石1.2亿吨左右,2008年预计增加1000万吨左右,2009年预计增加1600万吨以上。

三大矿山公司2008年可供国际市场的资源量总量预计比2007年增加5000万吨左右。

另外有两个目前值得注意的国际矿石供应因素:

澳大利亚矿石供应量的增长。

随着澳大利亚大型矿企FMG公司完成其港口、矿山和铁路等设施建设,2008年将开始大规模供货矿石。2008年预计产量为2500万吨,2009年其一期CloudBreak项目全部完成后产量将达到5500万吨,后续二期正在开发中,完成后2010年预计年产量将达到1亿吨,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矿石生产商。2007年,FMG公司已与宝钢、武钢、唐钢、济钢、莱钢、沙钢等钢厂签订了28份长期供货协议,锁定了4000万吨的产能,大部分产品都将销往中国。

印度供应国际市场的铁矿石可能出现减少

由于印度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众多,钢材需求旺盛,印度政府一直倾向减少铁矿石出口以保证未来国内需求。印度政府近期正在讨论两项议案征税以控制矿石出口:铁道部在财政预算中提议增加运输加价40%;矿业部提议对所有矿石增收10%的矿山使用税。我们预计2008年印度矿石出口比2007年减少800万吨左右,未来出口量也难以大幅反弹。

综上简略估计2008年全球铁矿石贸易市场资源供应总量可增加7000万吨左右。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预计比2007增加5000万吨左右(将在后面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量

预计增加2000万吨左右,总量上2008年全球市场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从未来全球铁矿石产量来看,如表2,每年有约1亿吨左右的增长,保持在5%左右的增速。

我国进口铁矿石增量与增速有所下降

预计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5.4亿吨,比2007年增长10.89%左右;高炉生铁产量5.2亿吨,比2007年增长10.8%左右。按1:1.6的矿石消耗比例计算,全年预计比2007年增加铁矿石消耗量8000万吨左右。

2007年大中型矿山生产铁矿石原矿70707.34万吨,加上未纳入统计口径的地方中小型矿山估算产量1亿吨左右,全年原矿生产总量8.07亿吨,比2006年增长15.46%。2008年预计原矿生产总量9.02亿吨左右(含地方中小矿山),比2007年增加1亿吨左右,按33%的品位折合铁精矿产量增量为3300万吨。则4700-4800万吨左右的缺口需要进口满足。表4为我国生铁产量、进口矿石数量及依存度测算,2008年铁矿石进口增量相比2007年有所下降,增速在12%,明显下滑。而随着未来我国粗钢产量增速的下降、国内矿石开采力度加强、废钢应用的增加,预计铁矿石进口依存度将会出现下降。

三、2007年国内进口矿分析-协议矿石价格与协议海运费的重要性

近几年,中国钢铁需求快速上升,铁矿价格水涨船高,进口贸易矿的价格也迅速升温,在此背景下,拥有长期协议合同的进口矿和长期海运合同对降低原料成本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中国与日本进口铁矿石的数据对比中观察。

协议矿比例不同带来的成本差别

价差的大幅增大主要是来自澳洲矿、巴西矿和印度矿的差距,印度矿是拉开价差幅度的主要因素。印度矿是中国进口铁矿石中少有的“现货交易”矿石,而印度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铁矿石却采取“长期协议”方式。(这和中国众多中小钢铁企业通过中间贸易商向印度中小矿山采购铁矿石、需求不稳定、难以统一定价机制有关)。

2008年1~2月,我国进口印度矿1685万吨,其中现货方式进口的铁矿石为1644万吨,占总量的98.77%,平均到岸价高出日本90.78美元/吨,这便是协议矿与贸易矿的优势对比。

从进口的渠道来看,中国和日本进口铁矿石主要来源国都是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但所占比例却相差甚远。2008年1~2月,日本进口澳洲铁矿占进口总量的比例近60%,高于中国进口澳矿比例22个百分点,而进口印度矿和其他国家的铁矿石所占比例远小于中国。

澳矿和巴西矿大多数是协议矿,相对较为便宜,日本进口协议矿的比例占进口矿总量的85%左右,而中国进口协议矿的比例不到进口矿总量的60%,导致成本差异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众多中小钢企进口铁矿无统一渠道,缺乏协调性,导致我国进口协议矿比例有下滑趋势,根据中钢协对2007年11~12月进口矿1126份合同进行统计,长协矿占40.11%,现货贸易矿占59.89%;执行FOB价占24.77%,CFR价占59.17%,其他占16.06%。这种状况对需求方十分不利,成本压力过大。

长单海运费比例不同带来的成本差别

海运费是否为长期协议合同在矿石采购成本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巴西矿为例,中国进口巴西矿的离岸价格与日本相差无几甚至略低几美元,但2007年1~2月中国进口巴西矿的平均到岸价格每吨高于日本9.7美元,而到2008年1~2月,两者差价达到了51.7美元,海运费是否为长单价格是主要因素。

根据巴西矿的平均到岸价和平均离岸价,估算2007年1~2月中国和日本到港巴西矿的综合平均海运费分别为42.9和29.9美元/吨,而2008年1~2月中国和日本到港巴西矿的综合平均海运费分别为101.6美元/吨和46.8美元/吨。当海运市场出现大幅上涨时,拥有长期海运合同比例较高的日本进口铁矿石极大的降低了风险,相当于增加了钢铁产品利润,显示了长期海运合同的重要性。

对铁矿石进口的建议

提高进口协议矿的比例,目前我国40%的进口铁矿石通过现货贸易采购,不能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而且现货价格的高企也给每年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应着手解决现货供应比例最高的印度矿问题。

提高海运长单比例,随着国际海运市场的高涨,矿石海运费占矿石到岸价的比例越来越高,2007年巴西到中国的平均海运费高出其矿石离岸价40%以上,采取长单锁定的海运费将极大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提高我国的铁矿石海运运力,截止2007年底,我国拥有的铁矿石海运的主力船型好望角型船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2%,而我国进口铁矿石占全球海运贸易总量将近50%。我国铁矿石海运能力严重不足,对海外船东的依赖性很高,这也是2007年即期海运合同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积极参与海外矿山投资和控股,2007年底,我国钢铁企业通过投资控股、参股直接控制的海外铁矿石资源为5300万吨左右,不到2007年进口铁矿石总量的15%,比重偏低。入股海外矿山不仅能从矿石收益中分享收益,保证原料供应,而且有利于未来矿石价格谈判话语权。

四、铁矿石及其他原材料成本影响分析

国内钢铁企业数量众多,结构复杂,对矿石上涨的影响各异。成本压力会促使行业分化愈加明显,大钢厂成本优势将逐步显现,行业利润将向大钢集中。

就小钢企成本而言,一季度现货市场价格已经提前反映成本上涨压力,二季度成本将不会明显上升,但其生产成本已处于高位,成本控制能力较差,承受力有限,不排除部分小企业无利可图从而停产的可能;2008年矿石协议价上涨,大钢企二季度成本上升较大,但其成本转移能力较强,在一季度上调出厂价格的基础上,国内主要大型钢铁公司二季度出厂价格已累计平均上调500元/吨以上,武钢2季度平均钢价较1季度上升520元/吨以上,宝钢2季度钢价环比上涨750元/吨以上。

不考虑其他原燃料成本上涨,二季度开始实施的进口铁矿石价格65%的涨幅带来吨钢成本上升约400元;考虑一季度以来所有原燃料价格的上涨因素,吨钢成本涨幅相比2007年底上升650~800元/吨左右,大中型钢厂连续两个季度的提价已能完全弥补成本上升,吨钢毛利润将扩大。

 

关于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WTO信息查询中心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