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未来将步入阶梯式L型增长阶段

发布时间:2016-06-10 点击率:284
  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有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争论就不绝于耳,特别是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引发了部分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悲观情绪,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断崖式下跌”。然而,自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形势平稳,总体态势符合预期,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暖向好的趋势,这又使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将出现V型或者U型反转。但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及经济韧性大、回旋余地强的特点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将走阶梯式L型增长的道路。
  一、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表现符合发展预期
  (一)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暖向好趋势
  从“三驾马车”来看,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与1-3月持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4.7%,同比提升了22个百分点。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投资资金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新开工项目保持较快增长,对下一阶段稳增长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7.17万亿元,同比下降4.4%。虽然外贸进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在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外贸需求不振的背景下,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已属不易。
  (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5%,比第二产业高29.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继续向好。信息、绿色和住房等六大消费工程持续推进,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也在快速扩张。投资结构持续改善,1-4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4%,比全部工业投资增速高8.5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5.5%,比全部服务业投资增速高3.1个百分点。
  (三)供给侧改革效应逐渐显现,就业物价收入形势总体稳定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边际效应逐渐显现。去产能方面,1-4月,粗钢和原煤产量分别同比下降了2.3%和6.8%;去库存方面,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3月末减少了826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3月末占全部工业产值90%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9%,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2015年以来降税清费共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4000亿元。在改革成效逐步显现的同时,民生事业也在持续进步。1-4月城镇新增就业达到44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44%;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4月CPI同比上涨2.2%;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二、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将呈阶梯式L型趋势
  (一)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放缓符合内在经济发展规律
  纵观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之后,都要面临经济减速换挡的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连续三十多年保持了年均9.7%左右的高速增长,然而目前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禀赋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主要体现在:(1)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近年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例持续下降,2015年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降至67.3%。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丰富廉价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资源也基本发掘完毕。劳动力将变得更加稀缺,并带动整体工资水平的上涨。(2)储蓄率将高位回落。201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16.1%,“银发时代”的到来将增加社会的消费需求,而降低社会的总储蓄率;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未来储蓄率继续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中国目前正在构建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将弱化国民的储蓄动机,使储蓄率出现下降趋势。(3)制度及技术红利释放效应减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的是要突破多年来固化形成的制度和利益的“藩篱”,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充分吸收利用了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及管理经验,但未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要比单纯的“模仿式”技术引进耗费更多的精力及资源。
  (二)从经济增长的现实来看,短期内中国经济企稳的基础也并不稳固
  从短期来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固有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也超出了预期。突出的表现在:(1)稳增长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民营投资增长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1-4月,民间投资增长5.2%,比全部投资增速低5.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62.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经营风险加大、投资回报下降、行业准入限制、融资渠道不畅和政府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减弱。(2)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可持续存疑,泡沫化风险逐渐加大。自2015年房地产市场不断推出刺激政策以来,全国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量价齐升”,支撑了经济的回暖。然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一方面加大了居民的杠杆率,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也给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带来更大的压力。(3)国内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面临转型升级困境。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经济率先企稳回升,而东北及中西部资源型省份由于体制机制僵化、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经济增长出现了停滞。如果这些省份不能很好地完成转型升级的任务,将拖累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三)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回旋余地将使经济呈阶梯式L型趋势
  因此,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以及短期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V型或者U型反转。但是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和回旋余地又使得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而是呈阶梯式发展的态势。这是因为:(1)中国仍然具有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中国目前的人均GDP水平仅为8000美元左右,距离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仍然有较大差距;(2)高储蓄率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中国国民储蓄率仍然高达46%左右,显著高于大多数国家,投资空间依然广阔;(3)人力资本提升将带来新的人才红利。近年来中国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劳动者的从业质量和健康水平也在提高;(4)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释放经济增长新动力。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56.1%,距离发达国家的70%左右的城镇化率差距较大,未来随着更多的农民工市民化,将刺激带动消费的增长;(5)中国的地区间差距仍然较大。中国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实现梯度发展和赶超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潜在增长率水平不断下降的经济规律作用下以及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旧矛盾和新问题中前行,在不断的反复震荡过程中努力寻找经济增长新的平台期。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呈阶梯式L型增长态势,总体稳定并趋向于潜在增长水平,但短期内也会出现波动和反复。
  三、经济L型增长阶段需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了更好适应未来L型经济增长的趋势,使中国经济在未来更加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坚定不移持续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目标,切实推动要素改革,重点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地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和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具体而言,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做出如下调整:
  第一,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和社会保障费用分担机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渐降低间接税比重,增加直接税比重。特别是,全面落实“营改增”工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对社会保障费用标准和分担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此外,政府可根据情况采取加大退税力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部分行业出口企业的支持。
  第二,持续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和结构调整。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继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构建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多样化组织体系、立体化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各种金融资源以服务小微企业。
  第三,加快推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企业税负过重和养老金缴费比例过高是导致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也是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有待推进的重点环节。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现状,可进一步通过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以及降低企业养老金缴费比例来切实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同时实现稳定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此外,应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特别是加快电力、石油、天然气、公共服务等垄断行业的改革,以及金融、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改革。
  第四,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深化改革,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简政放权是改善企业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外部运营成本的重要途径。但是,存在改革不到位、迟滞等现象,特别是与企业成本相关的行政审批等改革以及不合理收费等专项清理的不到位,制约企业制度成本的下降。因此,当前工作的另一重点是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推进负面清单式管理,特别是协调推进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将简政放权和放管相结合。   
关于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WTO信息查询中心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