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十二五”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1-12-02 点击率:276

在经历了3年多低利润经营之后,钢铁行业扩张的狂热慢慢冷却。11月初,《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对外发布,明确提出了钢铁工业“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为深入了解我国钢铁行业人士对于未来几年发展的看法,反映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展望结构调整的前景,《中国冶金报》于11月9日-11月16日组织实施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中国钢铁新闻网和微博上提供下载,一种是定向发送问卷。调查表包括6大类、29个问题,共收到问卷121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为85.12%。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以钢铁生产企业的员工为主,兼顾各级钢铁协会等组织,以及钢材流通企业、规划设计单位、装备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服务机构等与钢铁行业相关的企业和组织。

受访者工作单位在钢铁生产企业的占44.9%,各级钢铁协会的占10.2%,设计、规划单位的占9.2%,另外还有来自钢铁流通企业、金融行业、资信评级机构等领域的受访者。在钢铁生产企业的调查样本中,有9.0%的受访者所在企业的规模大于2500万吨,41.8%的规模为2500万吨-1000万吨,28.4%的规模为1000万吨-500万吨,20.8%的规模为小于500万吨。

在所有受访者中,高级管理人员占11.3%,中级管理者占45.4%,普通员工占43.3%;从年龄来看,16.5%的受访者大于55岁,15.5%的受访者为45岁-55岁,33.0%的受访者为35岁-45岁,35.0%的受访者为22岁-35岁。

本次问卷从市场竞争、节能减排、产业布局、资源保障、技术创新、产业集中度等六个方面调查了受访者的观点和建议。从总体上看,受访者认为,目前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持续低位,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也逐渐成为钢铁行业安身立命之本。这样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环境已经成为了倒逼钢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然而,一些阻碍钢铁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需要我们创新发展思维,实现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1、82.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钢铁将经历残酷的市场竞争

一旦行业形势发生好转,一些企业可能又会一哄而上,重新进入无序状态

11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2.62点,处于全年低位。而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利润率也一直处于3%左右的低谷。其中的原因,除了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之外,钢铁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也是一大重点。

此次调查显示,82.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将经历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对于这场残酷竞争发生的时间,67.9%的人认为现在已经开始,19.0%的人认为真正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在5年以后才会开始。对此,钢铁业专家、原冶金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董贻正表示,优胜劣汰的竞争现在已经开始,5年之后将更加激烈。而一家规模在500万吨以下的企业受访者则认为,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前的这10年间,中国钢铁企业将长期经历残酷的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一些钢材品种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据统计,生产热轧宽带钢的企业,仅被重点统计的生产企业就有30家,其中产量占比重超过3%的有10家;在冷轧宽带钢领域,被重点统计的生产企业共有29家,产量占比重超过3%的共14家。生产的分散加剧了市场竞争,市场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向下游用户转移成本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行业持续微利的状况。

正是由于之前一些品种的盈利空间可观,很多钢铁企业纷纷涌入市场,使竞争变得激烈起来。而现在,微利状况的持续将逼迫一些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

但同时也有受访者认为,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着针对不同企业,信贷、税收、节能减排标准不一样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不消除,中国钢铁行业就不会有优胜劣汰的竞争。另外一位规模为500万吨-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的受访者也认为,现在市场不好,有些企业因为经营不善暂时退出了市场。一旦大环境变化,钢铁市场形势发生好转,一些企业可能又会一哄而上,重新进入无序状态。

短评

目前,我国钢材产品的竞争范围已经扩大,一些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比如,在上面所提到的被重点统计的30家热轧宽带钢生产企业中,产量所占比重超过3%的仅有10家,较大的有宝钢7.5%、鞍钢5.6%、本钢4.9%、武钢4.8%等。而在被重点统计的29家冷轧宽带钢生产企业中,产量所占比重超过3%的仅有14家,较大的有宝钢17.5%、鞍钢14.6%、唐钢5.6%、本钢5.6%、马钢5.2%、武钢5.2%。生产集中度不高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可以说,现在除了一些尖端领域我国还须攻关外,包括取向硅钢等一些高端产品在内的钢材都已成为竞争激烈的产品,竞争的全面化是我们今后必定要面临的一个趋势。另外,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经济的周期性也是大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好日子”的后面总跟着“坏日子”,“坏日子”之后也会迎来“好日子”。

从这次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家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这一态势的认同度较高,但对于“优胜劣汰”持有很大的保留态度。由于市场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钢材市场上时有发生。这也给行业提供了一个持续改进的空间。

2、56.6%的受访者不认同拥有多类型钢材可以降低市场风险

钢企产品结构调整须走出“能生产长材还要增加扁平材,以供需缺口来决定扩产规模”的老路

近两年,由于长材市场整体上好于板材市场,于是有人建议,在目前微利的市场情况下,企业应该拥有板材、长材、管材等多种钢材,以降低市场风险。对此,42.4%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56.6%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只有1%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好说”。

一位认同这一观点的受访者表示:“多元化发展是所有企业分散风险、寻求生存空间的较优选择。”因此,企业拥有不同类型的钢材能够应对多变的市场。然而,针对这一观点,也有受访者认为,企业所在周边市场决定了需求,而需求才是决定企业应该生产什么产品的最重要因素。

总的来看,不认同这一观点的受访者更多地表达了他们之所以不认同的理由:一是大而全模式下品种众多,且产品多样化会导致同品种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企业的市场地位产生影响;二是各种钢材品种销售渠道不一样,可能造成营销成本增加;三是如果所有企业都拥有多类型钢材品种,会造成新的同质化竞争,造成新的品种过剩。

另外,一位钢铁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表示,正因为钢铁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所以企业更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做精、做强、做专,打造企业的拳头产品。其实,少而精也可以做好企业,如兴澄特钢、新兴铸管、太钢等。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专家组顾问刘勇昌进一步表示,专业化、差异化优于一般化,应以细分市场为导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产品定位。

一位受访者则更明确地表示,“十二五”期间,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必须走出“能生产长条材还要增加扁平材,以供需缺口来决定扩产规模”的老路,以市场竞争力为导向,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走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

短评

从众多要调整的方面来看,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的盈利水平最为直接相关。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高级管理者对于是否应该“拥有多类型钢材以应对多变市场”表现出了更多的冷静:选择认同、不认同、不好说的比例分别是23.0%、69.2%、7.7%,而对应的平均水平是42.4%、56.6%、1%。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受访者中的高级管理者包括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能够对钢企战略制定产生影响或提出建议的高层管理者。

要指出的是,从钢铁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通常市场占有率高的钢材,市场盈利情况也最好。因此,实现专业化发展,提升市场占有率是增强产品品种盈利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而产品结构调整如何由以供需缺口为导向转为以市场竞争力为导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观点。

3、创新机制、创新文化缺失是科技发展的最大问题

目前,在钢铁工业技术创新投入中,社会资金的比例仅为3%,可以出台并完善引导社会创新资源汇聚企业的相关政策

一直以来,一流设备生产不出一流产品是困扰钢铁企业的一道难题,其中除了管理方面的原因外,自主创新也一直是钢铁行业发展的短板。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当回答“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最大问题在哪里”的多选题时,61.2%的受访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技术贸易等方面缺乏制度规范,导致前沿技术、共性化技术研发一直难以突破”,52.4%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创新文化缺失,更加注重短期得失”,52.4%的受访者认为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另外,还有部分受访者选择了“缺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研发投入不足,企业不够重视”等选项。

而在受访者将选项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时,“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这一选项被认为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用5个字表达了他认为的技术创新方面的最大问题——“机制的问题”。

事实上,机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在7月份召开的一次“十二五”发展专家座谈会上,一位钢铁行业的老专家就指出,从企业来看,虽然近几年各大中型企业在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到目前为止,除宝钢等少数企业已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机制以外,多数企业尚未形成完备系统的创新机制,难以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更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

东北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人员曾经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虽然他们企业早已建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能人员发展的三通道,但他们技术人员依然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仍然想去挤行政管理那条道。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出,创新氛围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用系统的机制来促进,如果仅仅只是修了条路,而路上满是石块和荆棘,也无法引导并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在此次调查中,一家钢铁企业的受访者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中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家更注重短期得失,企业技术人才得不到足够重视,在面临技术质量与生产的矛盾时,往往是技术质量让步;在很多企业立项的科技课题中,技术研发多数为了名、利、财,真正有亮点的东西少之又少。

而从行业来看,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政策力度不够。一位来自行业协会的受访者介绍说,目前钢铁工业技术创新投入主要以企业自有资金为主,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在97%以上,而政府投资和利用金融机构等社会资金的比例仅为3%,其他社会投资和外资的比例极少,国家引导社会创新资源汇聚企业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

另外,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位受访者也特别强调,虽然高层次科技人才,尤其是钢铁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的缺乏,导致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不足,但我们在重视高端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大多数基础技术人才、技能人员的培养,以支撑产品开发和装备改造升级。

短评

“我国钢铁工业装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国外研究了10年才能生产的产品,我们只用了1年就攻关出来了”……诸如此类的话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确实,依靠拿来主义,我们取得了很大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成就。但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什么我们一流的装备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为什么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档次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其关键就是我们技不如人,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和操作诀窍我们还没有掌握。比如,对于一套引进的软件系统,如果我们不知道软件背后是基于哪些数理基础、工程应用知识,仅仅是享受一个“黑匣子”似的套装服务,是不会知道如何提升、改进的。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缺乏自主发明创造的先进装备和先进技术,这与我国世界钢铁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精神的竞争”、“科学研究不能走捷径”——钢铁行业研究专家的语重心长需要我们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去支撑、去践行。

4、69.7%的受访者认为节能减排还未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还应加强产品能耗指标和工序能耗指标的统计和管理,以加强能效对标的有效性

通报批评、整改、挂牌整改、停止新建项目审批权、实行区域限批……这一系列的惩处措施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节能减排。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刮起的“环保风暴”,遏制了一些企业的无序发展,然而,要实现企业在各个环节主动节能减排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此次调查中,有28.3%的企业认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推动已经从自上而下,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69.7%的受访者认为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另外2%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好说”,其中一位还特别注明:“正在转变为自觉行为”。

在谈到为什么还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时,一位受访者表示,这其中有三个原因:一是在很多情况下,环保、减排技术、装备投入会给企业增加投资负担;二是国家相关法律还不健全,执行力尚待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力还不够;三是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的企业还未达到自觉实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认识的高度。

“考虑到成本和技术因素,在这一举措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企业作为经济人,不会自觉推动。”一位受访者坦言,“作为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手段,节能是企业乐于践行的,但对于环保、减排来说,等到其所产生的效益大于投入时,必然会转变为自觉行为。”

确实,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诸如烧结脱硫等节能减排项目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经济支出大于收益的项目。然而,企业不仅拥有“经济人”属性,更重要的是,企业还具有“社会人”属性。从这次调查问卷来看,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回答“从思想观念来看,钢铁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还存在着哪些问题”的多选题时,78.6%的受访者认为“多数企业还未真正从社会责任角度节能减排,现有的节能减排主要立足于降成本(或应付有关部门的要求)”,60.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节能减排工作更多的从技术角度出发,对管理节能的重视不够”,56.3%的受访者认为“一些企业比较重视节能减排设施的前期建设,忽视技术装备的后期运营”。另外,还有部分受访者选择了“对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掌握重视不够”、“钢铁及上下游行业尚缺少对节能减排的共同诉求”等选项。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在回答“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还有哪些尚待改进的地方”的多选题时,71.8%的受访者选择了“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鼓励节能减排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的政策措施”,62.1%的受访者选择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实现减量化用钢,这是行业最好的节能途径”,59.2%的受访者选择了“严格执行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让企业承担排污成本”,57.4%的受访者选择了“鼓励节能减排的机制尚未到位”。

另外,一位来自行业研究机构的受访者表示,我们还应该加强产品能耗指标和工序能耗指标的统计和管理,以加强能效对标的有效性,强化清洁生产。

短评

“烧结机全部加装烟气脱硫和余热回收装置,高炉全部配备高效喷煤和余热余压回收装置……”不管是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压力无疑会越来越大。排解这种压力,一方面靠成熟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强能效对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就是靠研发攻关,掌握钢铁生产节能减排的新一代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钢铁生产大国,节能减排水平也将成为我国是否能成为世界钢铁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对于钢铁企业而言,不管自身是否愿意,节能减排都将成为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5、认为当前布局合理、不合理的受访者各占近一半

从矿石原料、水资源等资源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方面来看,河北地区的产能布局非常不合理

在“十一五”期间,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宁波等沿海钢厂的布局基本形成,原有的宝钢、武钢、沙钢、马钢等沿江布局钢厂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可以说,我国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已初步呈现出从资源依托型向临近沿海、沿江地区和靠近钢铁产品消费市场区域,即向消费主导型方向转变的趋势。

如果与之前进行纵向对比,我国钢铁产业的布局已有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就目前来看,这种大的布局是否合理?在问卷调查中,认为“合理”、“不合理”的受访者分别占到47.6%、45.6%,基本持平,各占一半;另外3.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布局正在逐步调整之中,还有不少不合理的地方,所以“不好说”。

对于我国以国内资源为主的钢铁工业布局逐步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和贴近市场的战略布局转变,有受访者表达出了自己的顾虑:“‘国际国内资源并举’、‘贴近市场’这两者兼顾当然非常理想,但我国地理条件、资源分布条件可能会约束布局的实现。”

既然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布局不合理,那么存在哪些要改进的地区?60.2%的受访者认为问题在于“部分内陆地区发展太过迅速,产能与环境容量、地方经济发展不匹配”,58.3%的受访者认为布局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长材、板材、管材等不同品种的钢材,以缩短运距”,40.8%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太重视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对内陆钢铁工业发展思路不明确”。

对于布局不合理的地区,一位受访的老专家表示,河北地区是目前布局最不合理的地区。因为无论从矿石原料、水资源等资源条件来看,还是从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方面来看,河北地区现有的钢铁产能与之都不相称,但是,调整起来阻力又会很大。

而对于目前的沿海布局,一位钢铁企业的受访者认为,不可过分追求沿海钢铁基地建设。对于城市钢厂的调整,他表示,现有钢铁企业已经在所在地区形成了产业链、服务链、城市化链,调整一个钢铁企业的影响范围很大,所以需要根据企业、地方、资源、产业链等综合因素,进行适度调整。

关于应该通过何种方式调整钢铁产业布局这一问题,76.7%的受访者表示,应该“健全法律法规的配套作用,建立完善市场体制机制,让企业通过市场调节自发地优化布局”,比如,可以通过“妥善处理好税收分配问题,用兼并重组来推进布局调整”。

短评

基于某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选择,现在看来可能已不合时宜;符合个体经济利益的行为,不一定符合整体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一定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正是诸如此类事件的发生,造成了钢铁行业布局上的不合理,也带来了“北钢南运”等庞大的钢铁物流。对于我国辽阔的地域,钢铁企业的沿海、沿江、内陆分布各有其优势。因此,业内有专家表示,对于我国东南沿海的钢铁工业布局优化,应当采取日韩的模式,即“资源全球配置,生产贴近市场”;对于我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依靠资源条件所建的钢铁基地来讲,今后的布局优化应学习美国(五大湖地区)和德国(鲁尔地区),即延伸产业链的模式;对于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应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为主。总之,布局优化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条件。当然,对于布局来说,没有绝对合理,我们追求的是相对合理。

6、65.0%的受访者认为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更重要

严格执行节能、土地、环保等法律法规,消除落后产能的不合理优势,至于装备大小、产品结构等问题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

与发达国家的中小钢铁企业多使用电炉工艺不同,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小型高炉、转炉工艺装备。虽然从经济效益来看,一些企业的盈利状况还不错,但从社会效益来看,其能源、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社会成本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对待新建项目时,我们目前是遵循“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对于这一措施,有48.5%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项比较好的措施,能用先进产能代替落后产能”。同时,也有46.6%的受访者认为,“从身边企业的情况来看,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有受访者表示,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实有部分企业在落实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导致了新建产能往往大于淘汰产能。

因此,对于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一些方式方法,有65.0%的受访者表示“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有56.3%的受访者认为“和政府‘有形的手’比起来,市场‘无形的手’在淘汰落后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无形的手”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是,应严格执行节能、土地、环保等法律法规,消除落后产能的不合理优势,至于装备大小、产品结构等问题应该交给市场来解决。

另外,还有31.1%的受访者认为“先进的大型企业,有责任在淘汰落后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如对本地区被淘汰企业给以一定的补偿”,有38.8%的受访者认为“先进产能应该主动通过市场竞争将落后产能挤出市场”。

短评

在谈到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这项措施时,大家担心更多的是真正落后的产能得不到淘汰,而新产能又会通过各种方式上马。那些落后产能之所以得不到淘汰,部分原因是在我国这个多层级的市场上,其产品还有一定的空间;另有部分原因是一些地方在税收、贷款融资以及水电等方面还存在着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优惠政策。从客观来看,淘汰落后过程中涉及到人员安置、税收减少等各种问题,须要系统解决。应该说,淘汰落后的手段由近30年前单纯依靠一纸行政命令到今天对各种方式的探索,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各个层面对淘汰落后的理解更加本质化,各项政策措施也更有针对性。解决这个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形成一套适用于中国国情、行之有效、能够广泛推广的经验。

7、69.9%的受访者认为企业“走出去”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与贸易企业互相参股,以稳定主要进口渠道

对于当前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微利局面,一方面在于钢铁产品的低价,另一方面在于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高价。目前,尽管我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办铁矿或入股国外铁矿企业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难度正在加大,优质铁矿资源掌控量距我国实际的需求仍很大。

如何进一步提高铁矿石资源的掌控能力?72.8%的受访者表示“应该继续向日本等国的企业学习,加大对境外资源的投资,提高权益矿的比例,以免被动”。在关注国外资源的同时,58.3%的受访者认为“加大资源保障的关键还在于国内矿山,我们应加大国内矿山的开采力度、提高难选矿的采矿选矿技术,提高国产矿利用率”,另有20.4%的受访者表示“不用急着‘走出去’,随着用钢方式的改变,以及废钢的逐渐回收,铁矿石会渐渐供大于求,矿价会重新下跌”。

对于在海外资源投资过程中,一些国内企业竞相抬价的做法,73.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建立一套协调、沟通机制,促使中国企业做到在竞争中的合作”,56.3%的受访者认为“要对‘走出去’投资的企业设置门槛,减少以买卖矿山牟利的中介组织,便于资源能直接用于生产”。另外,还有25.2%的受访者认为这种竞相抬价的做法“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不必夸大其负面效果”。

对于非钢铁生产企业的贸易企业海外购矿的行为,一位受访者表示,这是企业自主行为,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与贸易企业互相参股,以稳定主要进口渠道。

近些年,我国企业在海外资源获取上动作频频,其“走出去”的水平和能力如何?认为“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目前‘走出去’大多进行海外资源投资,还缺乏主动布局的战略眼光”、“‘走出去’的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69.9%、64.1%、63.1%。同时,选择“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对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来说都是当务之急”、“对信誉、诚信的自我要求较低”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37.9%、35.0%。对于“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个别企业进步很快,其水平已经能与国外企业相匹敌”这一选项,受访者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其比例只有19.4%。

另外,提到“在您所在的企业或您所知晓的企业中,有没有在‘走出去’时遇到诈骗行为?”时,41.2%的受访者选择了“有”,43.3%选择了“没有”,另外15.5%选择了“没有听说,不知道”。

短评

铁矿石资源,是很多钢铁企业心中一触即痛,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投资道路上的经验还非常不足,会出现一位受访者所说的“签订合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但在运营过程中才知道自己吃了亏”的现象。确实,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同,我们更多的时候要putmyfeetinyourshoes(把自己的脚放进别人的鞋子),放下自己惯有的思维,让我们的能力跟上发展的速度。

8、71%的受访者认为“十二五”末前10位钢企产量能达到60%左右

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集中度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对于进口铁矿石贸易缺乏话语权、落后产能难淘汰等问题,有一种观点把这归咎于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太低,认为“兼并重组的工作做好了,就能推动淘汰落后、避免无序竞争、增强对外谈判能力等诸多工作”。针对这一观点,在回答“是否认为提高产业集中度被大家赋予了太多期望”这一问题时,除17%的受访者认为“不是”、4%认为“不好说”外,79%的受访者认为“是”。他们表示,兼并重组工作,既不能直接推动淘汰落后,也不能避免无序竞争,比如在30年前就要求淘汰地条钢、热轧硅钢,但至今依然存在,关键在各级政府是否作为。而且,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其“计算”的成分在,而兼并重组各方的利益协调、统筹管理不是凭“硬撮合”就能解决的。这些问题不解决,重组各方的协同效应就无法发挥,集中度提高也就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

在回答“影响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高的因素”时,72.8%的受访者认为原因在于“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61.2%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工业化进程、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导致钢铁产业仍处于集中度较低的发展阶段”,另外还有44.7%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行业进入壁垒低”。

对于影响集中度的原因,多位受访者表示,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是主要原因: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过度依赖钢铁等重工业。

“在有的区域市场上,假冒、伪劣钢材‘购销两旺’。类似这样的缺陷市场的存在,暴露出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点。在这样的阶段时,产业集中度较难有实质性的作为。即使在行政的干预下,达到了阶段性产业集中度的指标,也只会是貌合神离、难堪大用。”一位受访者坦言,“产业集中度提高是大家所期待的事,但落实这件事也需要相应的时间和环境。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业集中度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家对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也表示出了相当大的乐观。在调查中,71%的受访者表示到2015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能够由目前的48%提高到60%左右,另外有21%的受访者表示这一目标可能难以实现,还有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因为“钢铁企业重组后,只有最根本的采购、物流、核算、销售等能够协调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目的,数字只是表面上的衡量指标”。

短评

在这次调查中,更多的受访者表达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不再把产业集中度看成一个单纯的数字。有受访者就表示,虽然兼并重组有风险,并涉及到资源的重新配置,但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增强行业的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做好这件事。

9、93.2%的受访者认为复杂的利益关系是阻碍兼并重组的原因

关键是要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依靠外资有啥用

在回答“影响钢铁行业大规模兼并重组的真正原因”时,受访者表现出了非常高的一致性:有96.1%的人认为重组难是因为“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另外,分别有75.7%、70.8%的受访者选择了“钢铁企业缺少兼并重组的内在动力”、“重组后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导致企业内耗严重”。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影响兼并重组的效果”这一选项,也有受访者表示出了不同的观点:“产品结构相同与不同情况下的重组都各自有其优势,如果产品结构相同,就可以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规模化重组,在市场上也能发挥协同作用,不但能集中技术力量提高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也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果产品结构不同,可以在产品上形成互补,能分散不同市场上的风险。”

在谈到如何看待外资参与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时,观点相对比较分散:66.0%的受访者认为“外资可以适当引入,但必须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合资合作中的掌控力为前提”,50.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有选择地引入外资,以便于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方法、工艺和技术”,37.9%的受访者认为“外资在选择企业时,看中的大多是资源和市场,且用这些来换取技术不现实”。

另外,认为“放开市场,让企业根据自身定位,能自由选择兼并重组对象”、“国家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在此框架下,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兼并重组对象”的受访者比例均为24.3%。其中,一位受访者在谈到外资问题时,给出了一个设问:“关键是要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依靠外资有啥用?”

短评

早在多年以前,钢铁业内人士就已经意识到“钢铁高端技术被严密封锁,市场换技术的交易越来越行不通”。那么,借鉴管理可不可行呢?技术、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就管理而言,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钢铁企业的管理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在目前的微利周期下,向管理要效益成为了我们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外资企业参与到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去,改善国内钢铁企业的资本结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关于 十二五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WTO信息查询中心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