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点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状况及政策建议(上)

发布时间:2010-12-15 点击率:141

摘要:自新世纪开始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增长冲击很大,但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多数重点产业继续较高速增长。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部分高端制造不具国际竞争力。重点产业还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对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部分领域外资控制程度较高等突出问题。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要以加快产业升级及高技术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融合;促进现代服务业与重点产业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提升产业集群水平;加快构建循环、低碳、绿色的经济体系;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层次,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推进优势企业国际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相应地,要形成有利于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中国,重点产业,发展,竞争力,状况,问题,思路,对策

一、重点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自新世纪开始至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近十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推进,科技不断进步,相关政策积极支持,相对丰富的要素大规模投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进一步向我国加快转移。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重点产业近些年呈高速发展态势。2003~2008年,石化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20%,轻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装备制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27.7%,船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56%;2001~2007年,纺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1%;2000~2008年,汽车销售年均增速达21%;2001~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约30%,2008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2001~2008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2002~2008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6.4%。

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08年实现钢50092万吨、乙烯1025万吨、纤维加工量约3500万吨、钢材748万吨、铝材1427万吨、汽车935万辆、彩色电视机9033万台、电冰箱4757万台、房间空调器8231万台、微型电子计算机1.37亿台、手机5.6亿部,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吨。全球近一半左右的手机、PC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我国生产。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短期增长冲击很大,但在国内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多数重点产业一年多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国内重点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为应对危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缓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短期困难,着力保障产业持续增长后劲,努力解决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性问题。总体看,有关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应,2009年多数重点产业保持了较高速增长,但仍有部分重点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同比下降较大。

石油和化学工业,2009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化工行业增长15.9%;石油天然气行业增长4.8%;炼油行业增长5.2%。钢铁工业,2009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粗钢产量达到56803万吨,同比增长12.9%。

汽车工业,2009年生产和销售汽车分别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0%和46.15%。

轻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7614.5亿元,同比增长13.5%。

船舶工业,2009年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5亿元,同比增长28.7%。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

纺织工业,2009年53110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979.89亿元,同比增长10.30%。

装备制造工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分别达到10.75万亿元和10.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7%、16.11%。

有色工业,2009年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2681万吨,同比增长5.8%。

电子信息产业,2009年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但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信息产业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同比增长0.1%。

(三)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布局、所有制结构有较大改善

1.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内在素质有所改善。

多数重点产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创新道路。伴随着产业高增长,重点产业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壮大研发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出逐年增加,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有所增强。

石油化学工业拥有了一批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一大批技术先进的大型骨干生产装置、大型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装置。2007年,全行业共有R&D人员11万多人,投入R&D经费超过256亿元。创新产出逐年有所提高。新产品实现价值占全行业总产值从不到4%上升到2009年的近6%。

钢铁工业长期以来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部分产品、工艺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创新战略下,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稳步增强。自1985年以来信息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0%,集成电路、软件、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计算机等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度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合计研发经费超过4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所获专利总数超出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4以上。骨干企业日益成为标准战略实施的主体,在TD~SCDMA、WAPI、AVS、闪联等重大标准制定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装备制造工业自主知识产权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有能力自主制造钻深6000m陆上、海上系列钻机及相应的采集运设备,还有9000m、12000m全数字化交流变频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我国是其中之一。

船舶工业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以自主开发为主的产品科研发展方针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设计或与国外联合设计的方式,迅速提升船舶工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开发力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船舶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汽车工业近些年研发投入不断增长,逐步从过去向国外购买、引进技术的单一途径转变为自主开发、引进吸收、购买国外成熟产权技术等多种途径,对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得到较快发展。

纺织工业近些年连续加大了技术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新型纤维、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加工技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印染业和面料业创造、供应链集成开发和管理、行业质量检测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等均得到较大提高。

轻工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成套装备,加以消化吸收,在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具备了较强的集成创新能力。

有色金属工业依靠技术进步,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成功研究开发了一大批行业共性、关键性的技术并用于生产。自主研发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预焙槽技术、氧气底吹造锍捕金技术、闪速炼铝和熔融铅渣直接还原技术;自主研发并制造的世界首台万吨级油压双驱动铝材挤压机,生产出350公里时速的高速列车铝型材,实现了车体材料全部国产化。大型浮选设备、电解铝多功能天车机组、氧化铝的隔膜泵等重大关键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了重点产业内在素质的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出现了一些国际知名自主品牌,部分产品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重点产业发展对全球产业链和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

2.产业布局合理度有所改善,东中西地区初步形成各自优势。

产业发展逐步打破行政体制的约束,按照内在经济联系进行空间布局,东、中、西部的布局合理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地区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产业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断密切。近些年,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是钢铁、化工、船舶、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产业向沿海和沿江地区聚集;另一方面电子信息、纺织、轻工等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加快。

全国形成了大量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形成了以9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主体的区域产业集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劳动力、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达到80%;培育形成了150多个产业链条完整、产品特色突出的轻工产业集群,年产值约12000亿元、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左右,从业人员1000多万人;形成了众多相对集中、产品特色明显的纺织集群,尤其是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为辐射中心,沿海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聚集了全国3/4的纺织企业、近80%的销售产值;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形成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六大汽车主产区等。

重点产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呈现出各自的优势分布。例如,东部地区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领域有绝对优势,在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较大优势,在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方面有优势;中部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有一定优势;西部地区在烟草加工业有比较优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一定优势;东北地区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较大优势,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有一定优势。

3.多元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重点产业原先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转变成为国有、民营、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企业股权结构日益多元化。轻工业是市场化最早的领域,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家电、皮革、五金、家具、陶瓷,羽绒、制笔等领域已经成为主导力量;钢铁工业中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民企的钢铁产量从21世纪初占全国钢铁产量的10%提高到2008年的41%;汽车产业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变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共存的状态;石油和化工领域,国有控股企业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力,2008年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5.6%,销售产值占到全行业的56.0%;船舶工业,2008年列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1242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66个,集体企业83个外商及港澳台控股企业142个民营企业800个以上。有色金属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中,国有控股占43.9%,集体控股占8.4%,私人控股占37%,港澳台占5.6%,外资占5.1%。市场主体所有制的多元化,使得重点产业的市场竞争更加充分,产业运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四)重点产业贸易规模迅速增长,贸易结构升级明显

重点产业的高速增长推动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例如,纺织品服装出口从1978年244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756亿美元,相当于增长了73.17倍。同时,重点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带动了贸易结构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产业实现了从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二。1979~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6.8%,比同期全部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不同重点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差别较大

重点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展,带来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因在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人力资源、技术积累、盈利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环境、国内外资源获取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重点产业竞争力表现出较大差别。具体地看:

(一)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国内充裕的低价格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市场化程度提高、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传统产业转移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8年纺织工业贸易顺差达1709.78亿美元。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生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1~11月,在美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中国产品的占比为40.22%,较2008年同期上升了5.10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高于越南、印度等竞争对手国;在日本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中,1~11月中国产品的占比为78.45%,较2008年同期亦上升了1.77个百分点。特别是,纺织工业形成了产业链体系。它使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纺纱、织造、非织造、针织、染整到服装、家纺、产业用品、配套产品等上下游相互配套,纤维、纤维制品生产与纺织机械制造协调发展。它具备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整体产业优势。

我国轻工业2008年出口值为3092.29亿美元,贸易顺差2292.38亿美元。产品在世界贸易量中已占有相当比重,如小家电占到80%,空调器、微波炉、羽绒服占70%,自行车占65%,日用陶瓷占60%,电冰箱、鞋占50%,洗衣机占45%。

我国钢铁工业近些年发展迅速。2008年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8%,长期靠进口钢材弥补供给缺口的状况彻底改变。自2005年起基本实现钢铁产品进出口平衡。2006年起变成钢铁净出口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净出口国。2008年净出口折钢4749万吨。

我国船舶工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且差距在逐年缩小。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全面超过日本,2009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超过韩国。我国已能设计各类国际先进水平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有的已成为国际品牌。

(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规模世界第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链相对完善的生产体系。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集成电路等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左右,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已显著提高。但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和外围的地位,在产业创新、产业组织和产业环境方面与美、欧、日等国仍有一定差距。

我国装备制造工业2006年历史性地从长期逆差转变为贸易顺差,某些重大成套装备如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重型矿山、石化通用、环保装备等实现了部分国产化替代,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未完待续)

关于 重点产业 政策 的文章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商务部市场监测网 中国开门化工网 中国经济信息网 WTO信息查询中心
我的钢铁 中国煤炭工业网 产业安全预警网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世博村路300号 联系电话:021-60805512 邮箱: jjyx@sheitc.gov.cn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